歐盟昨(29)日清晨宣布,27個成員國已達成共識,同意在2035年停止在其境內銷售所有燃油車,為汽車產業投下震撼彈。曾經拒絕提案的德國,最後決定妥協。歐盟此舉旨在推動汽車的零碳排放,未來各國將逐步使用合成燃料或插電式混合動力。
綜合外電報導,經過逾16小時的馬拉松式討論,歐盟全體成員國批准最新氣候變遷法案。該法案明定,歐盟將自2035年起,停止在其境內銷售內燃機汽車。屆時,汽油車、柴油車及輕型商用車輛都必須停售,且須完全轉型至電動車。
這項草案於去年7月提出,但遭到多國反對;德國、義大利與斯洛伐克希望能將燃油車停售期限延至2040年。昨日,擁有歐盟最大汽車市場的德國決定妥協,同時要求歐盟應於2026年前評估替代技術車輛的合法販售,如合成燃料或插電式混合動力,獲得其他國家支持,法案最終也才得以通過。
該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將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零,以實現歐洲大陸的氣候目標,尤其是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此外,歐盟各國同意設立一項590億歐元的基金,在2027至2032年間,保障貧困民眾因措施而增加的能源費用。
主持這場會議的法國能源轉型部長潘尼耶-胡納歇(Agnes Pannier-Runacher)坦言,歐盟禁止燃油車的決定,對汽車行業來說是一項巨大挑戰。但她認為,面對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競爭,這是「必須的」。因為中美在電動汽車投入大量資金與研究,認為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
歐盟氣候政策首長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則表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後果相當明確,設立氣候新法在所難免。提孟思另指出,俄烏戰爭的爆發,促使歐洲各國加快擺脫石化燃料。
(旺報/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