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Array

2020-12-02・Array
呂正華擘畫 打造高階製造中心

前言:12月1日秋冬專案上路,疫情衝擊加大,雖然有些產業有轉單利多,但也有些產業陷入經營困境。不過危機也是轉機,中國時報舉辦「疫後新局-開創產業新價值」論壇,邀請產官學專家,一起探討台灣產業如何在疫情大變局下突破困境,部署未來,開創產業新局。

台灣面對疫情衝擊,雖經濟表現亮眼,但後續競爭壓力仍大。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昨在論壇上,以「面對疫後時代的產業政策發展」為題,指出經濟部產業政策將以「數位轉型」與「設計加值」,帶動新興經濟模式,加速企業成長。

分散布局強化韌性

面臨疫情衝擊,台灣社會生活大致維持正常,令人讚許的是,不僅10月外銷訂單5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第3季GDP3.3%,也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呂正華分析,相關數據在在顯示台灣製造優質產品,在「信任」這個部分,獲多數客戶認同。

面對疫情下產業商機趨勢,呂正華分析,大致包括「建立更短、更分散的供應鏈體系」、「加速數位與遠距應用」、「生技及醫材產業研發」、「國安相關戰略產業」與「防疫科技產業」。

他認為,台灣會面對幾個商業轉型趨勢,如線下變成線上,企業要分散布局強化數位營運;產業鏈得從效益掛帥,轉向供應鏈韌性優先。所以製造業要加強數位轉型,強化韌性。

推5+2產業升級2.0

經濟推動如以三角形為戰略藍圖,呂正華表示,蔡英文總統第2任內提出的經濟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是最尖端,中間部分以5+2創新產業往2.0去推,加入AI、5G,至於底下的雙語、品牌、人才基礎工作還是要做。

透過AI數位協助,呂正華說,像是楓康超市透過楓康行動GO,讓AI去判斷蘋果甜度。紡織上中下游,可高彈性客製化,更有競爭力。連鎖咖啡路易莎發展到500家門市,導入智慧製造後,客單價與烘豆效益都提升。

數位轉型也透過台商回流方案引導,他指出,台商申請回台,智慧產線都是審查重點,加上中小企業、根留台灣方案,有好幾百家會在台灣建置智慧廠房與產線,即在台打造高階製造中心。

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在地連結外 呂正華強調也須連結國際,像5G上跟思科(Cisco)合作。另外今年設計獎到新竹舉行,如何跟產業連結,加入設計美學,讓產業附加價值提升也是重點。因此經濟部在產業政策上,功能部分,主攻數位轉型與設計加值。

製造、創新、ICT,讓台灣製造往高階製造中心推動,呂正華強調,這也是疫後產業政策努力推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