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擬再整併中華大學,兩校取得共識,計畫在中華大學校園設「清華平方科技園區」。中華大學昨董事會開會投票通過,校長劉維琪22日開記者會說明,董事會通過將在退場後捐贈剩餘財產給清大半導體學院使用,為保障教職員權益將延用6年,盼創造三贏。
劉維琪表示,學校跟清大談合作已有一段時間,直到最近得知清大半導體學院正在找地蓋大樓,一直尋覓不到適當地點,董事們認為如果把學院建在中華大學內,可以半導體人才培育方便,因此動機想到合校方案。
中華大學董事願意將來在停辦之後,把校地和剩餘財產捐給清大,讓半導體學院進駐,董事長楊勝翔強調這是三贏策略,學校因此使老師、行政同仁權益更受保障,同時也與建校初衷一致。其次,有了場地,清大可以邀請更多老師來,不但本國還有國際學生,使得將來校區變得國際、世界級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第三,產業直接受惠,因國家產業政策缺人才。
劉維琪強調,學校不是因為虧損,或財務問題才被迫做此事,翻看學校財報,這幾年現金加銀行存款維持正常,整體來看有接近7億元,不至於虧損,在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掌握主動權,做對師生最好的決定,對社會、國家更好的事,而非被迫退場。
劉維琪也說,接下來中華大學預計會停招,把現有的學生好好照顧好,送畢業以後就停辦,根據捐助章程在停辦後捐給清華大學,停辦前也歡迎清大半導體體研究院來使用。
董事會是否會退出?劉說,董事會是財團法人,將來如果不辦大學,也可以做其他事,目前董事會還沒做其他考慮,如果將來不辦大學,把剩餘財產包含土地、房舍、流動資產約7億多捐出,讓清大做更好的使用。
至於如何保障現有中華大學教職員工權益?劉維琪提到,如果今天學校因少子化必須退場,老師可能只能領資遣費,但現在不是,希望比照台科大模式,讓華夏科大的老師在台科大繼續工作6年,他認為主動退場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操控,延長老師教學時間,而不是被動沒有其他選擇。
而在詳細期程部分,劉維琪指出,華大董事會昨通過後,接下來清大還有校內的一些行政程序要走,包含校務會議的討論等,也希望他們的校務會議能夠支持,盼明年3月校務會議後能有具體的合校方案,接著提到雙方校務會議董事會,若都通過後會報到教育部核定。
但劉也認為,不需要等到真正停辦,就可以開始整併,一旦教育部同意停招後,不招生空間就會多出來,真正停辦時就只是儀式,現在就可以合作,這樣對師生、行政同仁來說都有新的機會。由於學校現在還在招生,要保證已經明年114學年度錄取的學生權益,可能會晚1年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