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7・中時-綜合報導

2019-06-07・中時-綜合報導
超逼真視覺震撼!超寫實人體雕塑展重磅登場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透過作品探討生命本身的價值意義、倫理和道德的習題。(時藝多媒體提供)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透過作品探討生命本身的價值意義、倫理和道德的習題。(時藝多媒體提供)

「當一件藝術品的創作意向和創作理由,不僅是為了證明和傳達現實的本質,更是欲釐清和扭轉現實的本質時,則可稱之為寫實主義。」

20世紀藝術在經歷1950年代末期經濟危機,引發的多年戰亂和社會剝奪後,再度興起人體寫實描摹的創作風潮。普普藝術、新寫實主義(Nouveau Realism)、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以及超寫實主義,開闢出全新的藝術天地,讓藝術家在此盡情探索人體和社會的表現手法,其中又以超寫實雕塑家的作品影響最深。

超寫實藝術家遵循幾世紀以來的傳統,重新著手創作以人類完美體態為主題的逼真作品。但這些藝術家除了製作純粹講究美感的物件以外,更深入探討有關人類個體性和身分認同實際意義的創作理念。

山姆.詹克斯作品《老婦溫暖地懷抱嬰兒》。(時藝多媒體提供)
山姆.詹克斯作品《老婦溫暖地懷抱嬰兒》。(時藝多媒體提供)

1970年代,藝術家的興趣逐漸轉為思索日常社會的本質,喬治‧席格(George Segal)、杜安‧漢森(Duane Hanson)等藝術家開始透過創作來探究平凡人物的人生,希望理解我們在這愈來愈複雜的世界如何完成每日的例行義務和承諾。

德國杜賓根(Tubingen)的文化交流協會(Institute for Cultural Exchange)於2013年成功舉辦內容包羅萬象的超寫實畫展〈照相寫實主義:超寫實繪畫50年〉;繼此之後,文化交流協會於2016年規畫另一場互補性質的展覽,引領觀者一窺超寫實雕塑的發展。

照相寫實主義的繪畫,主要著重於觀者內心期望將見和眼前實際所見這兩者間的交互作用;相較之下,超寫實雕塑家則是運用新奇和超然的手法,為觀者呈現含有提問層次的畫面,至於藝術家提出的問題,也許是針對人類存在的真正本質,發出諷刺或挖苦或兩者兼具的疑問。

繼在其他國家展出後,這次超寫實人體雕塑展來到台灣展出,今年暑假在中正紀念堂強勢登場,首次集結24位藝術家,精選31件作品,作品的氣勢與細膩程度,絕對需要親臨現場才能體會到它的震撼。

(文、圖/時藝多媒體)

  • 展覽資訊

展名: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展期:2019/6/29-2019/9/22
時間:10:00-18:00 (17:30最後售票/入場)
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德國IKA
票種:預售單人票250元、預售導覽套票300元
販售期間:即日起-2019/6/28
購票管道:ibon售票系統、GOMAJI團購網、博客來售票網、全家FamiPort、Yahoo!超級商城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yperRealisticSculp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