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裔漫畫家瑪贊‧莎塔琵33歲那年,在法國畫了一套漫畫,從此再也無法回到家鄉。漫畫《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描繪她生長於伊朗的過程,呈現戰亂、宗教對社會帶來的影響,藉由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映照國家歷史的變動。漫畫一推出就在歐美和世界各地引起回響,卻被伊朗列為禁書,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踏上伊朗土地。
談到創作源起,莎塔琵曾在外媒採訪中表示,她在離開伊朗5年後,才開始動筆畫《茉莉人生》,「剛開始創作的時候,我的確充滿憤恨,在心裡想:這些惡劣的人必須要被懲罰!我想殺了他們!但我隨即發現,這樣我跟他們就沒有兩樣了。所以我必須跟這些事保持一點距離,不再憤怒,面對過去所經歷的暴力和愚行,我不需要以牙還牙。」
莎塔琵10歲那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從此大開民主倒車,原先自由開放的社會逐漸封閉,禁止一切「墮落的資本主義」娛樂和象徵。女性更是被壓迫,出門必須戴頭巾穿長袍,以免「挑逗男性」。然而人民頑強的任性,展現在夜晚拉起窗簾之後的狂歡派對,以及街頭面對槍桿子彈的遊行抗爭,莎塔琵也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長大。
莎塔琵表示,「我在1984年和1994年兩度離開伊朗。聽到人談到伊朗時,我會在心裡想:我知道的伊朗不是這樣的。的確有發生電視新聞播出的事,但關於伊朗,還有很多面向是大家不知道的。所以我提供了自己的私人觀點,而非從政治、歷史或社會議題層面詮釋。因為無論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人都是一樣的,有權力活下去。」
莎塔琵在2007年再將漫畫改編為動畫電影,風靡全球,更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過去曾由香港三聯出版繁體中文版,睽違17年,近日終於在台出版。作家林立青表示,書中清楚地展現出一個宗教和極權被過度高捧的國家,對於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的箝制,「讀者也能在書中看到台灣與伊朗歷史的共同點。」
(中國時報/許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