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旺報-綜合報導

2021-10-15・旺報-綜合報導
類停滯性通膨 大陸PPI飆史上最高

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年漲幅達10.7%

 

大陸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漲幅飆至10.7%,創有紀錄來新高;與此同時,食品價格下跌拖累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漲幅回落至0.7%,創半年低點。許多分析認為,PPI高企和CPI低迷,反映經濟處於「類停滯性通膨」狀態,隨著放寬電價上漲幅度及PPI持續高位可能產生滯後傳導效應,宏觀調控如何對症下藥也面臨考驗。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赴廣東視察發電廠時則表示,電價如果太高,下游企業會受不了,將會研究減稅費的辦法,讓企業撐住。

路透援引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分析稱,PPI高於預期,現在上游漲價壓力大,雖然CPI較低,但是未來上游價格會持續向下游傳導,例如油價、電價。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預計10月PPI仍將繼續上行突破11%。他解釋,10月部分地區限產壓力有所放鬆,但總體產能將低於歷史同期。保供措施拉動煤炭庫存小幅回升,但仍處於相對低位,疊加供暖期囤貨需求,煤炭價格易漲難跌。電價機制改革將提升工業生產成本,價格傳導效應或將有所體現。

澎湃新聞引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分析稱,大陸多年以來形成的上游壟斷競爭格局,使其漲價能力較強;而中下游企業在過度競爭情況下,大家都不敢漲價,這是下游價格低迷的原因。所以上游通膨、下游通縮的情況預計還會延續。

滕泰指出,PPI所代表的上游通膨和CPI所代表的下游通縮這兩個現象並存的影響,是擠壓中下游的中小企業利潤,使其生存越來越困難,一定極限後,就會造成大面積的中小企業的倒閉,或者最終把高位價格傳達到下游的消費品。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認為,這表明中國經濟存在一定的錯配,供給側瓶頸持續存在,但需求太弱導致生產商沒辦法轉嫁成本,中國經濟必須承受這個痛苦階段。

 

(中國時報/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