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冠疫情突然降溫,連當地人都無法確定原因,外媒大致歸納出幾個原因,包括日本疫苗接種率衝高、日本人的戴口罩習慣以及日本人減少出遊等。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日本疫情突然降溫,有可能是Delta變異株「自我毀滅」的結果。
日本《中日新聞》報導,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及新潟大學的研究團隊於30日得出結論,指出第五波疫情降溫可能是因為負責修復Delta基因組突變的酵素「nsp14」出現變化,導致病毒活性喪失。
研究指出,病毒在傳播時會複製基因組,但有時會發生錯誤及突變,這類突變累計過多的話將導致病毒無法繼續繁殖,但是如果nsp14及時修復基因組的話,無法繁殖的狀況將可以預防。
研究團隊分析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公開的日本新冠基因組數據,發現第五波疫情中,隨著感染蔓延,nsp14酵素已經發生變化的病毒占比也愈來愈多,到8月下旬日本疫情進入高峰之前,大部分病毒幾乎已被這類酵素發生變化的病毒所取代。
國立遺傳研究所教授井上逸朗表示,病毒的基因組都突變了,「修復跟不上,所以就死了。」指出病毒來不及自我修復而滅絕。研究還發現,2020年秋天至今年3月的第3波疫情也有類似趨勢,這份研究已在10月於日本人類遺傳學會上公開發表。
新冠疫情突然趨緩的情況並非只發生在日本。10月上旬《紐約時報》曾報導,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下降在一個月內下降了61%,而全球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也下降超過50%,專家也不清楚染疫人數為何開始下降。這是否與Delta變異株自我毀滅有關,尚不得而知。
(中國時報/吳映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