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對大陸這般的人口大國關係重大,雖然去年大陸糧食產量取得「十八連豐」,但進口量也創下新高。大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年增18.1%。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杜鷹團隊,用各種方法計算大陸食物自給率的變化後,大多一致發現20年間的大陸食物自給率,已從約100%下降至目前的76%左右,年均下降1個多百分點。
由於食物自給率是國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指標,2021年底的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要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但必須有一個安全線,超過後就要亮紅燈,畫出重要能源資源在大陸國內生產自給的戰略底線。
實際上,從2004年起,大陸農產品對外貿易就從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直到2020年的農產品貿易逆差已達到947.7億美元,「大進小出」已成常態。
據第一財經報導,1月8日召開的「清華三農論壇2022」上,杜鷹表示,大陸穀物生產基本可做到自給,主要缺的是蛋白類食物,這類食物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更推算到2035年的食物自給率可能進一步下降到65%左右,建議至少要保持在70%以上。
分品種來看,大陸在穀物的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進口量增加較多是像油料、大豆、糖類、肉類、奶類。觀察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年間,油料自給率從81%下降到25.1%,大豆的自給率也從60.2%下降到17%。
此外,大陸食物自給率持續下滑的另一原因,在於農業競爭優勢的下降。杜鷹表示尤其是像大豆、玉米、棉花、乳製品等。如從時間來看,競爭力下降以2004至2014年最為突出,大陸成本快速上升,每畝與50公斤成本已超過世界主要農產品生產國。
(旺報/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