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14日公布「2021年台灣民眾對司法與犯罪防制滿意度調查」,整體治安滿意度為51.6%,較前年下降10個百分比,但對警察維護治安的滿意度仍超過8成。相比之下,對「法官能公平公正審判」的滿意度僅33.1%。司法院指出,與去年該中心的調查相比,上升6.4個百分比,足見司法改革已逐漸見效。
該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司法滿意度跌到谷底,僅15.4%,去年為33.1%,已是10年來次高,僅次於2019年的36.4%,當年司法院長許宗力曾說「很沮喪」。昨司法院表示,包括中正大學在內的多份民調,近10年來司法公信力均呈上升趨勢,希望多鼓勵全體司法人員的辛勞付出。
該中心表示,約3分之2民眾對法官能否公正審案,持負面態度,司法公信力有很大進步空間,應是多數民眾不熟法律程序,加上爭議判決的輿論渲染,使得司法信賴度下降所致,期許明年實行《國民法官法》後,能重建司法信任感。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馬躍中說,法院應強化與民溝通,因法官是根據檢警偵查起訴進行審判,若只看判決,扛錯的只有法官,不盡公平。
該校犯防系教授鄭瑞隆則表示,法官職責上不是討好民眾,而是要堅守獨立審判精神,根據證據做出正確判決。他說,像刑案判決被告無罪,被害人肯定不滿意;若判有罪,被告也會想上訴,告贏或告輸,都有人不高興,法官很難像警察一樣有高滿意度。
在警察維護治安部分,調查顯示「住家與社區治安狀況的觀感」有88%滿意,相當去年近9成滿意度。「警察維護治安工作」滿意度為82.5%,但是整體治安滿意度,卻比前年下滑10個百分比,剩下51.6%。
報告分析,警察各類刑案破獲率很高,民眾敢深夜出門,代表治安好。但去年幾起矚目社會案件,如屏東挖眼案、桃園超商命案、街頭球棒隊,導致民眾信心動搖。警政署指出,會因應犯罪趨勢,持續精進治安作為。
該中心長年關注警政治安與司法議題,已是第20年發表電話民調。此次調查期間為1月25日至27日,全部撥出3萬多通電話、完成訪問1824位民眾,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最大為正負2.2%。
(中國時報/李文正、林偉信、胡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