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於上周六(7月1日)紀念廢除奴隸制160周年,荷蘭國王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藉此機會代表國家,為荷蘭歷史上曾參與奴隸制及其延續至今的影響正式道歉。
《德國之聲》指出,荷蘭從17世紀開始,發展成為歐洲主要殖民帝國之一,當年曾從事5%的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為荷蘭帝國所謂的「黃金時代」帶來了巨大財富。大約60萬名奴隸從非洲被運往美洲殖民地,許多來自印尼的爪哇人和峇里島人被帶到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非。
雖然荷蘭於1863年7月1日正式廢除奴隸制,但在廢除奴隸制的10年「過渡期」中,奴隸們仍在殖民地種植園工作了10年之久。荷蘭將每年的7月1日定為廢除奴隸制紀念日(Keti Koti),「Keti Koti」為荷蘭前殖民地蘇利南語,意思是「鏈條被打破」。
上周六,來自南美洲的蘇利南、加勒比海島嶼荷屬阿魯巴、博內爾島和庫拉索島的數千名後裔,齊聚阿姆斯特丹參加紀念活動。據《路透》報導,亞歷山大在這場紀念荷蘭合法廢除奴隸制160周年的儀式上發表談話稱,「在紀念荷蘭奴隸制歷史的這一天,我為這項違反人道罪道歉。」
他指出,種族主義在當今荷蘭社會仍殘留問題,並不是所有人會支持他的道歉。然而,「時代已經變了,廢除奴隸制紀念日…鎖鏈確實被打破了」,亞歷山大的這句話引起在場數千名與會者的歡呼和掌聲。
其實,除了此次的正式道歉,亞歷山大也曾於2020年在印尼為荷蘭殖民統治時期的「過度暴力」道歉。不止亞歷山大,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去年12月也為荷蘭實施的奴隸制度道歉,強調須以最明顯的字眼記錄這宗「人道罪行」。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一份6月公布的研究,荷蘭王室在1675至1770年期間,從實施奴隸制度的殖民地獲得相等於現在5.45億歐元(約新台幣188億元)的收入。亞歷山大形容,這些行為非常可怕。(旺報/劉詠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