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旺報精選2023-07-17・Array 2023-07-17・Array 寧夏非遺手藝刺繡 傳承文化助脫貧 2023-07-17 ・ Array 趙桂琴是寧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刺繡)第六代傳人,多年來培訓貧困地區婦女以及身障者超過2000人,讓他們掌握脫貧致富的技能。圖為工作室的繡娘正在一針一線的專注刺繡。(藍孝威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簡稱非遺)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最寶貴的財富,能入列非遺名單,如今不光只是一份名單,也成為幫助民眾脫貧自立更生的一門手藝。大陸寧夏61歲的趙桂琴,是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的精湛手藝不僅獲得博物館收藏,更開班授課協助身障者習得一技之長。 「賞悅寧夏·非遺之旅」兩岸暨香港新聞交流活動日前在寧夏舉行,深圳大學、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兩岸暨香港的大學生與媒體,今日一同走訪位於銀川市西夏區的趙桂琴刺繡工作室。 趙桂琴的家族刺繡傳承歷史已逾百年,她作為趙氏刺繡第六代傳人,在2008年和2021年先後被評定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間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大陸國家級非遺項目寧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繡的敦煌系列作品《睡美人》以2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被人收藏,代表作《金陵十二釵》被中國博物館收藏,《青花瓷》被上海世博會、廣東博物館收藏。 小時候,趙桂琴家裡經濟並不寬裕,連塊繡布都買不起,父母更希望女兒多幫忙幹些農活。在姥姥的啟蒙下,趙桂琴從7、8歲拿起繡花針,刺繡天賦被啟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刺繡功力日益純熟。直到2006年,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吸納傳統手工藝人,趙桂琴發現原來刺繡還有經濟價值,能夠改變命運,此後創作靈感源源不斷,作品題材包括花鳥、人物和山水。 為了傳承非遺,趙桂琴在寧夏非遺保護性開發產業孵化基地成立了桂琴民間刺繡培訓班,多年來培訓貧困地區婦女以及身障者超過2000人,讓他們掌握了脫貧致富技能。7月6日,銀川身障者非遺刺繡培訓班在銀川市西夏區開班,20餘名身障者在趙桂琴的指導下學習手工刺繡。 到訪工作室的港台學生,所有人都是繡花初體驗。有男生在第一個步驟「穿針引線」就失敗多次,搞得滿頭大汗。(旺報/藍孝威、銀川) 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收藏代表性傳承人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