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旺報精選2023-07-31・Array 2023-07-31・Array 社評/依世大運模式 恢復兩岸大交流 2023-07-31 ・ Array 旺報社評 成都世大運開幕式,中華隊依「奧會模式」按英文T排序入場,大會司儀高唱「中華台北」名稱,現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與歡呼聲,教育部次長林騰蛟、體育署長鄭世忠隨團參與,並接受大陸官媒採訪,創蔡政府上任後中央官員登陸最高層級。不久前北大黨委書記郝平率領陸生團訪台,全程未受反中民粹干擾。疫後兩岸交流漸趨正常化。 兩岸關係不能再蹉跎 對比2017年台北世大運、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都世大運是近年「奧會模式」落實得最好、兩岸溝通最順暢的一次國際賽會活動,更顯當下兩岸關係的和緩勢頭。2017年台北世大運時,蔡英文政府剛剛上台一年多,兩岸關係尚未嚴重惡化,當時大陸在政治顧慮下,未派出大規模團隊,並技術性缺席開幕式,但仍派國台辦交流局長黃文濤等官員隨團赴台,蔡政府也低調放行,提供便利,並未衍生政治風波。 2022年北京冬奧,當時兩岸關係已急轉直下,加上西方各國因新疆、新冠等問題紛紛倡議杯葛,蔡政府承受相當大的「抵制冬奧」壓力,但最後還是決定派團參加。開幕前夕,網路突然爆出我國手身著五星旗訓練服,因而遭獨派霸凌事件,兩岸天空滿滿政治硝煙味,不過大陸仍遵循「奧會模式」默契,兩岸體育交流終能維繫。 此次中華隊參加成都世大運,因臨近2024選舉而更顯得敏感,但陸方尊重我方次長級官員隨團的安排,比台北世大運大陸團來台規格還要高,相信此一模式在9月杭州亞運還將延續。背後代表三個跡象:第一,兩岸官方溝通管道雖未恢復,但很大機率曾就世大運、亞運進行過有效的溝通;第二,兩岸都有默契不讓政治因素干擾體育、青年交流;第三,兩岸民間的民粹對立情緒不再「一點就燃」,雙方民眾對恢復交流均樂觀其成。 兩岸交流逐步回到正軌,殊為不易。當然,大陸對兩岸關係性質的核心問題,會有自己的堅持,因而大陸媒體、學者在評論近期兩岸交流議題時,頻繁提及或暗示,只有重新確立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基礎,陸生、陸客等制度化、常態化交流才能全面恢復。不過,改善兩岸關係已經沒有時間蹉跎,當務之急是讓台灣支持兩岸和平交流民意最大化,形成對台獨的牽制力量。 推動兩岸交流制度化 距離投票還有5個多月,在野政黨四分五裂、各自為政,討厭民進黨雖然是台灣社會多數民意,但透過2024選舉下架民進黨的難度愈來愈大。大陸或可思考,如何讓「民進黨執政」與「兩岸交流常態化」之間的邏輯脫鉤。首先,從民意結構來看,賴清德即便低票勝出,也會是少數的弱勢總統,民進黨立院也很難過半,台灣將回到2000年時朝小野大的格局,屆時賴清德必須向現實和民意妥協,否則施政將一事無成。切不能因為民進黨繼續執政,輕易得出「民進黨贏者通吃」或「台獨萬年執政」的結論。 其次,從國際情勢來看,全球關切台海和平穩定。大陸反對「台灣問題國際化」,但任何事物都具兩面性。賴清德不修正台獨立場,國際壓力就會轉移到民進黨頭上,近期外媒散播「疑賴論」,傳聞賴清德爭取過境美國更高規格待遇碰壁,都暴露了民進黨面臨的困境。大陸若能趕在拜登政府最後一年內美中管控分歧、恢復對話的窗口期,順勢推動兩岸交流制度化、且形成超越台灣政黨輪替的「超穩定狀態」,符合兩岸和平與融合發展大方向。 蔡政府兩岸核心官員與幕僚多經歷多朝、老成持重,正是賴清德國安團隊所欠缺。掌握今年下半年「疫後復常」契機,盡速恢復陸客、陸生來台的大交流之局,讓兩岸民間交流、融合的方向不可逆轉,這才是因應2024後兩岸和平「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旺報/本報訊) 大陸兩岸關係賴清德模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