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Array

2023-09-18・Array
立法促融 陸政協委員提「兩岸人民關係法」

大陸將福建省定位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並發布21條意見。廈門大學教授彭莉透露,大陸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提議制定「台灣同胞合法權益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法」,作為《反分裂法》的配套,但目前仍以地方立法為主。此外,近日廈門市審議《廈門經濟特區鼓勵台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若干規定(草案)》,則是大陸首部以台青為主體的地方法規。

廈門大學台研院教授彭莉近日在最新一期《台海研究》期刊發表文章─〈兩岸關係融合發展立法:法理邏輯與實踐路徑〉,她指出,兩岸融合發展法治化可分為三種路徑:中央統一立法、地方立法先行先試、單行法涉台條款;中央立法屬於頂層指引,地方立法重在探索,涉台條款則屬於有效補充,三者並行不悖。

中央立法譬如《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地方立法以福建和江蘇最積極,如2022年9月通過的《江蘇省對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涉台條款則散見於各部門的多項法規,譬如《外商投資法》第48條。

在中央立法層面,彭莉透露,曾有大陸學者提議制定「兩岸人員交往關係法」,以實現對台胞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制定「台灣同胞合法權益條例」,完善醫療和勞資權益;還有政協委員提議制定「兩岸人民關係法」,作為《反分裂國家法》的互補配套,全面調整、規範兩岸關係。但她坦言,由於台灣問題的複雜性,增大了中央統一立法的難度,所以規範兩岸交流交往的高位階立法,始終只停留在台商投資層面的《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彭莉指出,地方涉台立法靈活性大,針對性強,程序簡單,且經濟特區立法為授權立法,更有優勢,可利用中央給予的優惠政策和特區立法權,對兩岸交流合作領域進行突破和創新,並以「保護性立法」,回應台灣各種限縮兩岸的「限制性立法」,是以法治方式建構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有效模式。

此外,廈門市人大常委會8月23日審議《廈門經濟特區鼓勵台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若干規定(草案)》,是大陸首個以台灣青年為主要群體的地方法規,全文共五章29條,是以兩岸融合發展為目標,聚焦促進台青就業創業的各種協助、服務與保障。

具體措施包括逐步擴大對台灣職業資格的直接採認範圍、台青可進行失業登記並享受再就業服務、實習就業者可按規定申請租房補貼、為台青創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等。

廈門市台港澳辦主任劉金柱表示,以地方立法形式落細落實同等待遇,並給予適當政策傾斜,為台灣青年在廈就業、創業提供更多便利與幫助,對於促進台灣青年在廈扎根發展,使其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能量傳播者,進而助力兩岸各領域深度融合。(旺報/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