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首次引用《中華民國憲法》,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前總統馬英九21日指出,「新兩國論」讓兩岸關係立刻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與挑戰,呼籲賴放下意識形態,修正演說中的新兩國論,不要自誤誤國。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也說,賴的理解與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所衝突。
馬英九表示,今年4月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會晤,習提到只要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兩岸的中國人沒什麼不能坐下來談的,這是習對台灣釋出善意,給予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的運作空間。
馬感嘆,賴不僅沒正面回應中華民族概念,還把兩岸關係定位成兩國論,無視兩岸好不容易累積的善意。唯有堅持中華民國憲法中的兩岸定位,才能讓兩岸免於戰火。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直言,國籍法採「父母血統主義」,早期立法是以全中國為準,因此大陸人也是中華民國國民,並無侷限於台灣本土,也因此後續制定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拆分成「自由地區人民」、「大陸地區人民」。
廖元豪說,從憲法增修條文來看,中華民國仍是「一國兩區」概念,以一中為基礎,不會得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是台灣地區(或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分治,賴明顯是引錯法律、搞錯憲法。
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也說,憲法上的國家就是指全中國,而憲法增修條文訂定國家統一前,國家統治權所及的範圍,統治權的行使需以人民行使選舉權為前提才被稱為自由地區,這是民主化的新狀態,但中華民國沒有放棄國家主權。
蘇永欽表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清楚畫定國家領土和人民的範圍,內含大陸地區、大陸地區人民,而大陸地區指的是「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大陸地區人民是指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之人民」。
他強調,憲法增修條文不是一黨獨大弄出來,前後經歷7次修正,假如執政黨認為脫離現實狀態,大可修憲,他尊重賴有政治理念,但應尋求修憲或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非隨意解讀。 (中國時報/張薷 、 蔡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