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公股金控旗下各子公司營運,財政部將提出兩大方向要求檢討,一是對於子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經營人選改由對外覓才,而不再由公股金控旗下銀行的副總或經理、協理兼任;二是檢討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公股金控是否還有繼續維持營運績效過度落後子公司,有些長年營運不善的子公司,必要時也可「收掉」。
財政部目前旗下包括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五家金控,除台灣金礙於國營金控的架構,除了台銀本體之外僅有人壽、證券等三家子公司,其他每家公股金控的子公司都有六、七家左右,其中,除了每家都有創投、資產管理、投信、證券等子公司,合庫金、第一金有壽險、華南金、兆豐金則有產險;合庫金、兆豐金旗下也都有票券子公司。
相關人士指出,公股銀行以銀行母體升級改制金控後,十多年來「母雞帶小雞」的效果並不顯著,公股金控迄今超過80~90%以上獲利仍來自銀行,至於投信、證券、創投、保險等這類與投資領域相關的子公司,超過半數以上獲利常在末段班,整體市占也常遠遠落後十名之外。
據悉,財政部認為公股金控不能僅依賴銀行獲利獨撐大局,應思考從上述兩種方向來壯大其他的子公司。由於財長蘇建榮將在下月13日召集九大公股行庫董總的業務會報,據了解將在該場會議明確指示各公股金控董總進行相關檢討。
未來公股金控的組織架構及營運方向,也將據此作出和以往不同的發展規劃,特別是在組織架構上不再「什麼都要有」,與其開「雜貨店」但營運獲利只有個位數甚至虧損,這類型公股金控子公司將不排除「收攤」。
人才任用方面,財政部也已展開具體的行動。財政部評估,過去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董事長職務多由銀行副總快退休時轉任,或是由金控副總兼任的方式,其實並不妥適,特別是公股金控旗下多種子公司均需要投資專業加持,對外延攬好手有其必要性。
(工商時報/ 朱漢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