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中時-綜合報導

2021-06-25・中時-綜合報導
邁向超高齡社會 建構友善的智慧城市

環境設計也要考量高齡者日常食衣住行育樂、就醫、照護至終老等需求。

台灣正在邁向超高齡社會,因此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張芳民認為,應該統整個別建築單元空間、建築物、 騎樓、人行道與都市公共設施等,打造涵蓋點、 線、面的適居環境。

不僅如此,環境設計也要考量高齡者日常食衣住行育樂、就醫、照護至終老等需求。

並從關切使用者「身體無障礙」層次提升至「心靈無障礙」境界,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達成增加健康年數,促成在地老化之目標。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友善環境」在高齡友善城市中,居住空間發展指標有下列七項。包括

(1) 提供可負擔及充足的住宅於安全的地區且鄰近社區服務處; (2) 居家修繕及支援服務是足夠且可負 擔的; (3) 提供不受天氣干擾的安全舒適住宅。 (4) 內部空間設計要讓高齡者在房間或通道都能行動自如(5)建造者必須清楚高齡者的需求(6)公共住宅和商業型出租住宅必須整潔,維護良好且安全(7)地區必須提供可負擔且充足的住宅服務給身體孱弱及殘疾之高齡者。

世界智慧高齡照護科技發展也包括

(1)遠距居家照護系統(2)智慧型居家復健系統(3)環境輔助生活 (4)高齡者通訊平台及社群網路(5)智慧型行動輔助系統(6)高齡者陪伴型機器人(7)高齡者互動娛樂科技。

台灣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研究更指出,空間設計及智慧科技的重點是「人」,需要滿足高齡者的需求並且有效提出日常居家照護之解決方案。其中環境規劃設計的八個關鍵要素: 動線、自主、尊重、安心、提示、互動、掌握、 彈性。

因此對於智慧高齡友善的居住空間未來趨勢,張芳民認為有以下三點。

 (1) 語音控制取代觸控面板的互動直覺。 (2) VR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AR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SR (替代實境 Substitutional Reality)MR (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 破除空間與身體體能的限制。

虛擬實境的技術讓高齡者可以走出家門, 甚至能讓異地家人也能相伴。醫療資源可透過遠距照護、擴增實境等建立及時醫病關係。

(3) 防範未然:居住空間應將疾病與意外的預防納入生活中。 AIoT、Big Data、iCloud 未來將整合串聯就醫診療數據及生活相關紀錄建構個人健康模型,讓居住空間更精準、更即時的預測健康惡化或意外跌倒事故的機率。

(中國時報/謝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