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Array

2022-10-15・Array
看見家鄉 永續豐年

用影像說家鄉的故事 初心需要永續 翻轉定能豐年

什麽能代表家鄉呢?答案就在 15 部《看見家鄉》的紀錄片裡。來自全台 6 所學校以及 9 組回流小導演們,在過去 2 年台灣 新冠疫情肆虐下,依舊透過他們的相機與空拍的獨特視角,精彩詮釋各式各樣對家鄉的想望。

由永豐銀行贊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TWA) 主辦的《看見家鄉,永續豐年》紀錄片展,15日在台北永豐金控中崙大樓舉行成果發表。紀錄片小導演們向應邀出席的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李政軒、永豐銀行總經理蔡瑞庭、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 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以及過去2年協助、支持、指導他們的師長發 表了他們的作品,這是《看見家鄉》計畫開展第6年,也是疫情停辦後第1次的實體發表會。

永豐銀行表示,對家鄉的認同是自信建立的第一步,家鄉的記憶更是每個人一生拚搏的原動力,這是永豐長期關懷在地的體認,也是加入「看見家鄉.永續豐年」公益計畫的初心,從這群家鄉小導演們展現團隊的自信與創意,不僅成熟地運用鏡頭述說家鄉故事,更透過空拍的高度,為家鄉刻劃未來的希望,永豐相信在「看見家鄉.永續豐年」公益計畫持續地推動下,對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尤其偏鄉隔代教養問題,都將能獲得成功的翻轉,進而點燃希望的火種,傳承在地鄉土特色。

這次《看見家鄉,永續豐年》有 6 所基地學校參與培訓,玉山山 脚下的南投埔里南光國小《阿公的美人腿》,紀錄埔里成為全台茭白 筍產量最高的原因;太平洋海邊的宜蘭南澳國小《菇菇歷險記》則帶 著大家尋找隱匿在南澳村傳說中的段木香菇。

台南和順國 小《你好移工》,以來自印尼移工阿萬哥哥眼中的台南滋味,例如用香蘭葉染色的珍多冰、香香甜甜的曼煎粿、發酵黃豆製作的炸天貝, 記錄移工們如何在異鄉,找到熟悉的家鄉感。花蓮玉里回流小導演《製麵武道人》探訪歷經一甲子全年無休的製麵廠;澎湖馬公回流小導演 《嵵小孩的家鄉味》帶大家回味所有嵵小孩的記憶的魚乾料理。

剛剛接任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理事長的詹怡宜表示:從過去幾年單 純只是協助輔導從旁陪伴,到如今成爲主辦者,感謝永豐銀行的大力 支持,還有各界熱心的單位和朋友例如教育部、成功大學和世新大學 的協助。詹怡宜感性地說,帶領孩子用影像説出好故事是看見家鄉的 初心,而未來更要讓這份初心不斷延續,所以今年特別安排回流小導 演的作品發表,他們全是過往曾經參與看見家鄉活動的孩子。

《看見家鄉,永續豐年》紀錄片展,今年有九組曾經參與的孩子 們創作新的作品,他們也展現了比當年更敏銳細膩的觀察,把視角帶 回到自己的家庭。南投竹山的回流小導演拍攝《煙霧中迸進的火花》, 紀錄自己母親兼職 3 份工作,從夜市賣烤魷魚到有自己的燒烤店, 辛苦照顧 3 個女兒、為母則強的心路歷程。澎湖馬公的回流小導演陳 嘉瀅從拍攝《我與媽媽的「歲月」時光》時,她思考未來長大後,是 什麼力量會讓她想再次回到家鄉呢?她說:「應該是我的家人,所以 我想記錄下,我與媽媽在家鄉澎湖嵵裡的回憶。」

圖說:與會來賓以代表看見家鄉的OK手勢共同合影

明年起即將接棒《看見家鄉,永續豐年》的台灣看見家鄉推廣教 育協會理事長蒲彥光表示:初心需要永續,翻轉定能豐年。希望大家 明年能夠繼續給支持鼓勵,推動「媒體近用」,幫助孩子們從空拍機 的鳥瞰視野,或是從紀錄片的採訪練習,為基地學校留下小導演們初 出茅廬的珍貴故事。只有當我們全心聆聽,關於台灣島嶼的吉光片羽 才能夠世世代代傳續下去。

(中國時報/李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