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議會地方治理論壇「城市治理、接軌新未來」,專家學者與官員強調,不論是施政的縣府機關或監督的民意機關,重視人民在乎的那些小事,增加在地人民對身為縣民的認同感,才是真正成功的地方治理。
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表示,他與妻子很喜歡到中部來玩,尤其是在彰化,看到、吃到與感受到的,都比較貼近年輕時、小時候所感受到的台灣氛圍;他認為好的地方治理,應該重視老百姓重視的小事情,如公務人員的笑容、態度,公部門在人民心中呈現的形象、觀感。
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教授葉晉嘉具有都市計畫背景,以柔性觀點提醒彰化縣民思考心中理想的生活藍圖;人人都想要便捷的生活、更多的就業機會,卻都不希望有煙囪排碳影響健康。有些人認為高樓大廈、高架鐵路,才是現代化城市進步象徵,生活在其中能帶來榮譽感;滿滿的人潮能帶來商機,但也造成擁擠與生活壓力。
他說,聯合國列出全球創意城市,幾乎都是人口不到100萬人的中小型城市,不論是打出宜居、永續或創意城市等口號,打造一個具有遠見、能為人民帶來幸福感的城市,不必與規模更大的城市競爭,反而應由多數居民自行決定、思考。
彰化縣建設處長劉玉平表示,城市治理發展沒有標準答案,自己定居彰化20年,心中仍認定屏東才是故鄉,他分享個人觀察,一個都市是否成長,24小時營業的商店是指標,而規模達5萬人口的城市就能自然順暢運作。
劉玉平說,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定案,未來重大的交通建設完工後,將有大幅的都市更新、進而啟動城市轉變;很多人以為未來彰化市發展關鍵在東區,他個人反而更重視彰化交流道特定區的解編、再發展,才是首要任務,能促進彰化市更合理的發展。
【謝瓊雲/彰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