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中時-專題報導

2019-10-22・中時-專題報導
化危機為轉機

創造品牌提升價值 助傳產轉型

國際情勢瞬息萬變,中美貿易大戰開打,面對變局挑戰,台灣如何追求經濟發展逆勢成長?學者專家和企業界強調,唯有創新、發展品牌創造價值,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台灣柏釧企業公司董事長黃錦章認為,台灣五缺問題非短期可解,代工加工品出口模式,容易被取代;還是應該踏實走自己的路、創造自有品牌;台灣市場規模雖小,卻不容輕忽,是練兵的好所在。

黃錦章建議政府搭建舞台幫助企業提升自我價值、被全世界看見;只有把產品精緻化、提高價值,才能走出去,活絡台灣經濟發展。

彰師大企管系教授王信文說,彰師大創新創意研究中心,積極與產業合作,洞悉中彰投產業的問題需求,改善現在困境與未來努力方向;他認為從生產供應端到消費者之間,應發展跨平台經濟,將過去傳產供應鏈,透過新平台凝聚成生態圈,創新商業金融模式,才能有更好的競爭力。

旭聚企業創辦人高光隆指出,公司生產高分子橡膠塑膠產品,加入日本產業會員,常收到月刊了解業界最新研發成果;反觀台灣工研院高學歷人才濟濟,業界卻對其研究成果十分陌生。

高齡79歲仍持續學習新知的高光隆建議,政府學術研究機構應主動與企業合作,共享成果,並幫助訂定目標、預測未來十年趨勢,提醒企業針對5年、10年後的潛在問題及早因應,也可激勵研究單位不斷精進,持續發表研究成果。

桂冠精品旅館董事長謝榮聰以務實者自居、分享自身從當汽車業務到創業開旅館的歷程;他打造有天然植栽、綠意盎然會呼吸的摩鐵,「超乎消費者預期」,榮獲交通部觀光局「微服務,心感動」評鑑第一名。他認為中美貿易戰正是台灣轉型契機,線上結合線下O2O,找出特色做出差異,打價格戰絕非唯一。

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長兼任經濟暨綠能發展處代理處長劉玉平說,企業不斷創新因應變化,把自己做好是最根本的;政府應有實際作為,如推動前店後廠,以轉型為核心,輔導中小企業參展、走向國際舞台。他直言五缺問題顯示,政府不能做到成為企業發展後盾,環評制度亟待修正,才有可能改善台灣企業經濟。

【謝瓊雲、吳敏菁、吳建輝/彰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