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郭姓小姐,是一位外勤人員,多年來協助公司遞送文件,總是要騎著機車到各客戶處送貨,經常性的呼吸不順暢,原不以為意,在姊姊篩檢出肺腺癌第一期後,也才意識到自己是高危險族群,趕緊做了癌症基金會的補助篩檢,發現了1公分以下腫瘤並趕緊切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已成人類早死的第四個重要因素,近9成的全球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超標地區,這也導致了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誘發。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高尚志醫師指出,世界衛生組織也於2018年將戶外空氣汙染訂為人類致癌物,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
高尚志指出,空氣汙染物的種類繁多,除常常聽到的PM2.5、PM10之外,汽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氮 (NO2)、臭氧 (O3)及工廠燃煤、天然氣所釋放出的一氧化碳(CO)、硫氧化物(SO2)等,都對於肺部和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且有致癌的可能,而這些汙染物質不只散佈在室外,室內的廚房油煙、懸浮微粒等,也都是要小心。
身處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高尚志提醒民眾養成減少空汙的生活習慣,包括保持室內潔淨、養殖植物、霧霾天氣少開窗及運動等,另盡量減少家庭PM2.5汙染源,例如燒烤、焚香及吸菸,同時避免煎、炒、炸等傳統烹飪方式,為自己和肺癌之間進行自我防護措施,降低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中國時報/魏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