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中時-綜合報導

2020-06-15・中時-綜合報導
紐約客揮灑精靈序曲 內在很東方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壓頸窒息死亡,引發大規模反種族主義抗議遊行,並衍生暴力衝突。對紐約的藝術家彼得.普奧海姆而言,曾多次到訪亞洲也喜愛亞洲的他,一直認為世界的人甚或動物都是平等的,也因此把作品角色塑造得獨一無二,希望觀者也打破框架,珍視自己和他人原生的特質。

奧普海姆在日本相當受歡迎,每年會在好幾個都市巡迴展出,實則他常悄悄生活在越南、泰國或其他東南亞地區,也常在首爾、上海或台北舉辦個展,事實上他與台灣也頗有淵源,38年前他曾以交換學生身分就讀東吳大學,閒暇時就逛台北故宮,然而直到3年前才因台灣紅野畫廊邀請再度造訪台灣。

紅野畫廊負責人李博文便指出,奧普海姆雖然是紐約藝術家,但是其內斂性格反而更像是東方人。

奧普海姆長居紐約,對於種族歧視的傷害也略感一二,他指出自己孩子的同學中,有來自台灣的移民,基於對台灣的親切感,他也一直想認識同學的台灣家長,但台灣家長似乎刻意保持距離,這也使奧普海姆有一些不解,進而也理解,台灣人在美國多仰賴彼此扎實的群體結構,這樣的反應也可能肇因於成長過程受到歧視的傷害。

奧普海姆筆下像是彩色泡泡糖的精靈角色,至今已不下千種,絕不重複,他認為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他畫中的色彩球,是上天給予的特質,應得到尊重。畫中的角色是人?動物或精靈,他也希望由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也藉著無框架的想像療癒自我的精神,不再糾結於他人的好惡情。

今年,奧普海姆在台三度舉辦個展,以《精靈的夏日序曲》為題,意味著聰明靈敏,擁有自我。

李博文指出,奧普海姆看世人一如電影《阿甘正傳》主角,生命中的重要朋友包括非裔、身障者、受家暴的女性,帶給創作更多的啟迪及智慧,也使得他的作品有著跨文化的療癒性。

(中國時報/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