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文物保存頭痛的「蟲害」問題,奇美博物館與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研究解決方案。興大10日表示,由台灣油畫修復師與昆蟲學家聯手找出兇手是常見的「藥材甲蟲」,只要一小片的托裱膠材,就足以繁衍出上百隻害蟲,經研究蛀蝕方式與食取量後,未來更將繼續探尋有效的預防、監控及解決辦法,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
興大表示,針對文物「蟲害」一般會透過燈光誘捕、費洛蒙陷阱或投藥等方式處理,然而歷史上針對畫作蟲害的探討文獻較為少見,為尋求更精確有效的處理辦法,奇美博物館自2018年起與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進行為期3年5個月的產學合作計畫,整合專業與資源尋找解決辦法。
研究團隊以奇美博物館典藏油畫作為研究對象,在修復過程中直接取得畫作中的害蟲,進行物種DNA鑑定,並分析、量化畫作被蛀蝕的模式,研究成果在去年12月刊登於國際期刊《經濟昆蟲學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成為探討畫作蟲害案例。
興大教授李後鋒表示,研究發現主要為害物種為都市常見的「藥材甲蟲」,傳統修復油畫托裱使用的膠材與畫布,經幼蟲啃食後會導致畫作結構變得非常脆弱,進而造成顏料崩落,而且只要一小片的托裱膠材,就足以繁衍出上百隻害蟲,如果沒有謹慎處理,蟲害將會迅速擴散成災。
後續,計畫進一步飼養與測試「藥材甲蟲」防治方法,可望找出更多此類蟲害問題解決之道。
(中國時報/陳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