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Array

2022-06-28・Array
雲林北港義民廟 申請無形文化資產

 

雲林縣北港鎮義民廟內有4座墓塚,包括3座義民塚與1座義犬塚,是少數廟塚合一的廟宇。廟方26日表示,義民文化源於清朝期間百姓組義民團抵抗賊寇,義民不幸罹難,後人建廟供奉,有如民間版的忠烈祠,為宣揚義民文化,已向文化部申請無形文化資產審核。

廟塚合一的北港鎮義民廟,其義民與義犬塚、義犬將軍石雕極具特色,並保有數十件歷史文物,已由雲林縣政府指定為縣級古蹟。昨天廟方展開一連串的廟慶活動,並安排文化部人員今天到廟參訪,同時進行無形文化資產審核。

義民廟常務委員吳國興表示,北港義民廟源於清乾隆年間台灣發生林爽文之亂,笨港地區住民為抵抗賊寇,募集壯丁108人組成義民團,並飼養1頭靈犬守禦;後來盜賊趁義民團慶功毒死靈犬,再利用夜晚突擊,108名義民不幸全數罹難,後人因此建廟供奉義民與義犬。

吳國興說,義民文化紀錄台灣義民保衛家園的英勇事跡,廟方為彰顯義民與義犬精神,每年都舉辦「笨港義民文化季」,為了進一步去宣揚義民文化,已經備妥相關文獻、文物資料等等,由廟方人員負責解說,並且向文化部申請無形文化資產審核。

2020年內政部長徐國勇到北港義民廟參訪時,聽完義民奮勇保衛家園的事跡後,認為國家設有忠烈祠,義民廟有如民間版忠烈祠,因此書寫「台灣民間忠烈祠」相送;此次廟方也以「台灣民間忠烈祠」為主題,打造1處忠烈祠許願池,去年啟用後大受信眾歡迎。

吳國興指出,廟方為更完整保留義民文化,已將數十件歷史文物交由學術單位進行古物鑑定,希望再通過無形文化資產的審核,更全面地紀錄台灣歷史的演變,永續傳承義民文化。

 

(中國時報/張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