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Array

2022-10-02・Array
9成2癌友受癌因性疲憊困擾 憂中斷治療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2019年共新增逾12萬人罹癌,推估人數將持續上升。而國內有高達9成2的患者有癌因性疲憊問題,其中2成5已達需要藥物治療的程度,若不妥善處理恐影響預後,甚至導致治療中斷。專家建議患者可攝取低醣、優脂及高蛋白,以減緩不適感受。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癌症會分泌細胞素,讓患者身體消瘦、營養缺失,而化療、放療也會產生許多自由基,讓人不舒服,這些不適通通稱為癌因性疲憊通。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進一步指出,癌因性疲憊通常無法透過睡眠、休息而快速恢復,即使治療結束後都有可能持續發生。

蔣鋒帆說,早在1998年,癌因性疲憊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患者一開始可能因為疲憊而減少遠程活動及步行距離,隨著嚴重度增加,會漸漸沒力氣進行日常事務,更嚴重的疲憊可能會連進食、咀嚼的體力都沒有,影響營養攝取及癌症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更調查指出,有近3成患者因疲憊影響到進食,導致營養不良,更有超過3分之1的癌症患者治療中斷。

王輝明表示,正確的營養介入對於改善癌因性疲憊有著相當的幫助,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3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由於癌細胞熱量來源主要為醣類中的葡萄糖,且癌症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導致高血糖,因此建議減少醣類攝取。

另,蛋白質是建構身體肌肉的原料,治療期間飲食上建議維持高蛋白,治療結束後則增加優質脂肪的攝取,例如魚油。魚油中的EPA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身體對抗發炎反應,減緩癌因性疲憊的不良感受。

蔣鋒帆呼籲,許多癌友對癌因性疲憊意識不高,一旦出現無法透過休息改善的疲憊感,就應該提高警覺,除可透過營養攝取,也可藉規律運動來改善,若情況嚴重,建議透過醫師評估是否採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