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中時-綜合報導

2018-06-11・中時-綜合報導
AIT新館明落成 台美關係新篇章

造價62.8億元台幣 亞洲最貴美使館

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明日舉辦落成典禮,回顧美國駐台機構的變遷,從美國大使館北門舊址、信義路三段上的AIT,再到AIT內湖新館,代表著台美關係的演進,雙邊實質關係較有邦交時更緊密。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美國翌年派出臨時代辦藍欽(Karl L. Rankin),至1953年才任命藍欽為大使;1954年美大使館落腳北門附近中正路與中華路口,當時地址為中正路1842號(今為中華路一段2號)。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台灣極需仰賴美援,美國大使館幾可說是台灣生存的希望,但台美間偶發的摩擦事件,往往使得大使館成為被抗議標的。

「我的第一次外交經驗,就是大學時代表學校,到美國大使館抗議!」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回憶,70年代中華民國與日本之間因釣魚台產生紛爭,美國立場親日,引起社會各界憤慨,在政府許可之下,民眾組織發動抗議。「我進去大使館後,美國只派參事出來打發我們,我偏不走,要求大使一定要出面。」隨著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大使館於1979年關門,取而代之的就是AIT。

早期AIT各單位散落在北市各地,像新聞處原位於南海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現址。沈呂巡解釋,這是因美國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不希望AIT被視為官方性質大使館,因此削弱其功能,而我方也只能被動成立北美事務協調會作為窗口。

沈呂巡笑說,在那個年代,AIT的人是不會跟政府官員打交道,AIT首任處長葛樂士什麼事情都得找上北美事務協調會主委蔡維屏,有一天蔡維屏半開玩笑問葛樂士:「如果哪一天AIT失火了,你要先打電話給我還是消防隊?」葛樂士也沒好氣回說:「消防隊是政府機關,當然先打給你。」

沈呂巡說,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AIT的人雖然會打電話給外交部,或是在外面約吃飯,但還是不敢踏進外交部。有一任AIT主席來到台灣,副處長陪同搭車到外交部,自動下車,在門外等待,AIT主席才發現這荒謬的現象。

隨著台美關係漸入佳境,AIT業務越來越多,信義路上館舍空間自然不夠,起了搬家念頭。沈呂巡透露,AIT一開始想要的是仁愛路上空軍總部那塊地,但這塊地太精華了,怎麼可以拱手讓人?後來才協調內湖新址,而那塊地原本是台北市政府駕駛訓練中心。

AIT內湖新館造價2億1600萬美元(約62.8億元台幣),堪稱全亞洲最貴的美國使館。沈呂巡得意指出,AIT新館落成,我駐美官員也出了一分力,「我們不敢說是替AIT遊說,但至少美國國會議員都滿支持這項計畫,撥款也挺大方的。」他認為,AIT新館已是中等規模等級大使館,也象徵美國支持並永續經營台灣的立場,台美關係也將邁入新的篇章。

(中國時報/楊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