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Array

2024-03-04・Array
TPASS賣不動 公路局檢討衝銷量

TPASS通勤月票去年7月1日上路,第3個月銷售破70萬張,之後就趨於穩定,期間雖有不同通勤月票陸續推出,銷售仍未返回高點。交通部公路局上月要求各地方政府提交報告,檢討客運路線範圍,並計畫今年22縣市都有通勤月票可用,盼再衝一波銷量。

行政院砸200億元實施3年的TPASS通勤月票,首月銷售66.5萬張,去年8、9月降為58.8萬及53.1萬張,10月因桃竹竹苗、花東等8種通勤月票上路,銷售達到71.2萬張,但11月跌回64.8萬張,到了12月僅售出57.4萬張。隨著嘉義TPASS上線,今年1、2月微增至59萬和61.9萬張。

公路局指出,去年7月至今年1月,半年來通勤月票總計銷售約387.9萬張、2.79億人次使用搭乘,並分析假期因素會影響銷售消長,已請各縣市政府2月提交成效報告,也會做問卷調查,將找學者專家審查診斷檢討,例如加強私人運具管制、擴大客運路線。

目前全台已有19個縣市推出通勤月票,但原定去年底上線的北宜2300元通勤月票,因票價補貼相關問題未解,宜蘭縣府改喊8月上路,而原本預計2月上路的澎湖月票、雲林199元通勤月票,至今也沒有進展。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認為,TPASS可能不夠好用,需要檢討使用範圍與月票機制,以基北北桃方案來講,住桃園的人可能不常到基隆,可將月票範圍縮小至北北桃,票價下降就更有競爭力,提升銷量。

他分析另一可能原因,民眾搭乘快捷公車或經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客運時,因為不能站只能坐,雖有月票但擠不上車,久了仍選擇私人運具,建議開發通勤月票預約機制,讓民眾掌握時間與搭乘狀況。

李克聰說,公路局檢討時應著重在「公共運輸量增加5%」、「交通事故次數減少5%」指標,私人運具減少代表交通量減少,事故也跟著降低,若沒達到這2項KPI,政府要建立改善機制,讓通勤月票更好用。 (中國時報/蔡亞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