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Array

2024-06-02・Array
社論/兩岸關係壓艙石 賴清德要把握

 行政院30日院會後,原先各方期待兩岸觀光旅遊障礙能夠解除、錯誤的非核家園政策能夠修正,全部成為幻影。總統府、行政院與立院黨團從520到530,忽軟忽硬,相互矛盾的表現,一度讓人如墜五里霧中,如今終於明白,柔軟的卓榮泰、鄭文燦、邱垂正,終究不敵強硬的賴清德、堅決抗中保台的國安團隊、好戰的民進黨立院黨團。

錯估內外形勢 抗中牌失靈

 這也難怪,台灣民主化後歷任總統,就職後都享有一段蜜月期,即使最失敗的陳水扁,於2000年首任就職初期也曾經廣受國人期待。唯獨賴清德,從520就職到530行政院院會,短短10天就讓各方失望不已,大陸對台敵意升高、朝野對抗激化、美國擔心台灣失控、非核列車繼續急駛,賴清德政府前景艱困。

 520就職演說發表前,包括美國、大陸與台灣社會,都曾有所期待,希望往有利兩岸恢復溝通對話,降低台海戰爭風險的方向發展,結果卻大異其趣。大陸將賴清德定性為「台獨」,23日啟動為期兩天「聯合利劍-2024A」軍演,解放軍行動雖節制,但「反獨促統」意涵強烈。接著大陸財政部5月31日無預警公布,取消134項適用ECFA關稅優惠產品清單,兩岸關係加速惡化。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賴清德若要在兩岸關係上來硬,就要在朝野關係上求穩,但賴清德硬到底,立法院內表決不過在野黨,就動員群眾包圍立法院,企圖威嚇在野黨。只是民進黨慣用民粹虛張聲勢的戲碼,早已被人看穿,藍白通力合作下,國會改革相關法案三讀通過,藍白互信得以累積,將有助於長期合作關係的建立。

 賴清德同時撕裂兩岸關係與朝野關係,意在刺激台海緊張以凝聚基本盤團結,再以《反滲透法》等國安五法製造兩岸交流障礙,阻絕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創造民進黨永遠執政的最大可能。但賴政府錯估情勢,大陸未放棄和統,台灣民意希望和平,美國不希望在東亞開啟第3場戰爭,兩岸關係本質已經改變,美中關係也出現微妙變化,民進黨「抗中保台牌」不好使了。

 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6成5民意支持國會改革,5成5支持藐視國會罪,受年輕人歡迎的Dcard網路平台調查,8成大學生支持國會改革,7成反對包圍立法院。美麗島電子報5月國政調查,45.7%民眾認為賴清德「兩岸互不隸屬」的說法對兩岸關係不利,僅36.2%民進黨基本盤認為有利。民意取向非常清楚,賴清德卻逆勢操作。

在野黨嚴監督 民意要發聲

 倒是習近平、王滬寧先後對台釋出和緩訊號,已對民心造成深刻影響,美麗島調查,47.3%不擔心未來4年兩岸爆發戰爭,49.4%擔心,形成五五波。從這個角度看,台灣民眾面對圍島軍演「硬的更硬」與習近平「軟的更軟」兩種不同的訊號,半數選擇相信前者,半數選擇後者,等於相互抵消,兩岸關係將在僵持中滑向更危險,而不是更安全。

 從理性的角度,習近平軟的訊號代表大陸的戰略自信,有信心以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的統一完成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對兩岸人民與世界繁榮最有利的選擇,但這不表示大陸放棄「硬」的選擇;解放軍一旦完成「圍而不打」的準備,將對台灣經濟造成傷害,但只要不打,美國就沒有護台的合理性。這也是許多國家推動「台灣+1」策略的原因,避免兩岸一旦爆發衝突,先進晶片等重要產品供應中斷。

 大陸軍演並非裝腔作勢,但庶民看不懂門道,認為北京不會真打,可以繼續過安穩的小日子,卻留給民進黨操作「抗中」的空間,讓兩岸關係更危險。所幸主流民意希望和平、支持兩岸交流,6月即將舉行的海峽論壇,今年報名爆表可見一斑。

 兩岸關係有三個壓艙石:習近平對和統的戰略定力、拜習兩領導人不想打仗、台灣多數民意希望和平。這三個壓艙石,賴清德再硬也硬不過。過度抗中與非理性的非核政策,將對台灣經濟造成傷害,在野黨要有監督的勇氣,多數民意要勇於發聲。(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