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Array

2024-06-26・Array
社論/大法官展現獨立性的關鍵時刻

 立法院通過國會改革案,民進黨不願意接受,由行政院長提覆議案,再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一致否決;賴清德總統也不接受,提請憲法法庭釋憲,同時提出暫時處分。民進黨窮盡所能,阻攔國會改革方案,甚至大舉動員群眾包圍立法院,運用其基本群眾向最新產生的民意機關施壓。民進黨一切逆勢而為的行動失敗之後訴諸憲法法庭,希望大法官作最後定奪。然而,現任大法官全部都是民進黨全面執政期間提名並通過的,他們的政治立場多偏綠,能否做出具有獨立性的判決,各方多頗有疑慮。

正義最後防線 不能葬送

 國會改革法案須從憲法高度上確立其合憲性,比如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賴清德則質疑有「擴張憲法賦予立法院權力」之虞。他認為,此次修法內容將總統國情報告「義務化」、「即問即答化」,企圖改變憲法對責任政治的設計,且混淆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的制度。另外,賦予立院調查權是否與監察院調查權衝突,也有釋憲必要。所以,賴總統聲請釋憲,在程序上符合憲法規範,我們沒有異議,但現在這批大法官是否能超越黨派,以獨立立場審理本案,民眾實在無法信賴。

 蔡英文執政8年,利用民進黨對立法院的完全掌控,極盡所能將憲政機關變成民進黨的附隨機關,將立法院變成事事依順行政院的立法局;監察院則提名意識形態掛帥的委員,專門護航行政權而懲處在野黨人士;至於司法院,由於大法官也多是綠友友,憲法法庭對民進黨政府曲意迴護,其權威性與獨立性折損殆盡。因此賴總統可以夥同立法院民進黨團、監察院、行政院一起提出釋憲聲請,不正說明蔡英文執政時五院大權一把抓,而賴清德繼續享受五權在握的滋味。在野政黨及各方人士多質疑立場鮮明的大法官敢「忤逆」嗎?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呼籲,要大法官「拿出皇后的貞操、司法的良心」判決,也正反映各方的共同顧慮。

 大法官是憲法最重要的守護者,世界上像樣的民主國家幾乎找不到一個國家,其大法官全部由同一個總統提名、同一個多數黨通過,民進黨不但明目張膽全部提名親綠人士,包括太陽花的律師、「卡管」的教授、充滿爭議的法界人士或是公然親綠的法官,都成憲法法庭的成員。蔡英文前總統提名大法官不以法學素養及法界聲望為最高考量,反以政治立場為優先考慮,所提人選幾乎全是民進黨的同路人、支持者或是認同者。現任大法官幾乎沒有例外,都具有特定意識形態立場,8年來,提名人選全看顏色,不是被酬庸就是安排的打手,蔡英文已將國家社會正義最後防線的法治精神葬送,這樣的憲法法庭所做的判決還能取信於民嗎?

揚棄黨派立場 尊重民意

 蔡英文損害司法院恰如美國前總統川普蓄意扭轉美國最高法院的導向。他在位期間提名的3位大法官都被公認為司法哲學偏向保守,他們加入後已使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平衡向右傾斜,以致於多個重大議題的裁決都引起爭議,尤其是墮胎權的剝奪,使墮胎權不受憲法保護,更引起強烈反彈。由於多數法官保守取向鮮明,已使其公正性與權威性大大折損,完全失去一錘定音的分量。這也是引爆「美國內戰」的關鍵因素。

 立法院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具備完全的民意基礎,多項民意調查數字顯示,超過半數民意支持這項改革案,大法官雖然有憲法賦予的釋憲權力,但基於民主政治的義理,斷無對於最高民意機關毫不尊重的道理,否則就是凌駕民意之上而附從一黨的意志。尤其本屆大法官歷來所為釋憲,不乏因為政治傾向明顯而使憲法法庭的聲威遭受重創的案例。

 賴清德上任後不惜掀起朝野對立,值此憲政秩序失衡、政治動盪、社會不安的時刻,大法官審理對於憲政體制有重大影響的案子,更應揚棄黨派立場,以健全權力分立的制衡精神著眼,展現超黨派的卓越見識,還原並伸張立憲原旨。如果又缺乏脊梁,唯黨意是尚,則將失去挽救其獨立性的最後機會,而使我國憲政體制陷入混亂境地,則台灣的民主也將因此褪色,轉而成為總統權、行政權獨大的專制體制。(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