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捷運在內的各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連續爆發「博愛座」讓座衝突,甚至還釀成流血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切,於是有知名作家發起「占領博愛座運動」,高喊:「即刻取消博愛座」。但台北捷運公司說,因法令規定無法取消;衛福部表示,將修改《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把「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近期送立法院排審。但是更名能解決博愛座引發的人情澆薄和世代衝突問題嗎?
政治渲染 加重世代對立
博愛座始於1980年代的台北公車,而後逐漸擴散適用於各縣市公車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目前法源依據是《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沒有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其比例不低於總座位數15%。因此,公車業者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不能因為博愛座可能會造成各類爭執事端就逕自取消。
話說回來,博愛座的設置本來是出於善意與愛心,代表台灣社會對人權及弱勢的重視,更是彰顯人心良善的特質,這本是一件好事,近年來卻屢屢引發爭議。從法令來看,博愛座適用對象包括「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但最容易引起讓座糾紛的卻是長者與年輕人之間,這或許是因為其他類別的族群,比較容易從外型上就研判其需要座位,所以爭議較少,但長者就不一定,特別是現代人注重健康保養又習慣染髮,年過7旬、8旬的高齡者,或許精神、體力都還不錯,所以不一定讓人感覺到他們需要座位。
另一方面,台灣人口結構的變化,也是博愛座的挑戰之一。設立博愛座時,台灣高齡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在博愛座入法的2013年,高齡人口占全國人口11.5%,所以當時訂15%博愛座還算合理。然而,這些年來,高齡人口占比急速增加,預估明(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個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高齡者就占了20%以上,更別說還有其他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弱、婦、孺,因此若單純從需求面來考慮,15%博愛座似乎已不敷所需。
除了人口結構的變化之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人心的疏離。簡單講,受到政治與科技的影響,世代之間的鴻溝愈來愈深、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遠,很多人在車上往往是戴著耳機或看手機,坐在位子上的人不會關心旁邊是不是有需要座位的人。再者,有一派人士的觀點認為,大家都是花錢買票上車,憑什麼要讓座給別人?老人的票價還有優待呢!尤其近年來因政治渲染,掀起年金、房價等問題,讓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加深,世代衝突的現象隨時引爆。
改名難解 道德優先法律
而需要座位的人如長輩們,又常常傳出態度極為強勢,甚至動輒道德綁架,讓年輕世代更不願讓座。2023年一位知名年長的女性作家在捷運上與年輕人因讓座問題起爭執,事後作家不但在臉書發文大罵,還點名台北市長蔣萬安,要他說明「博愛座使用方法」。但有多位當時也在車上的民眾指出,問題出在女作家的態度。不管真相如何,這起「博愛座不讓座」風波,顯然又加深了世代對立。如今社群媒體發達,誰都可以發文公審對方,然後在同溫層裡抱團取暖,其結果就是世代間的「敵意螺旋」愈升愈高。
博愛座讓不讓座,絕不只是單純的座位問題,也不是誰比較辛苦、誰比較累,其核心問題是台灣社會總是時刻處於一種集體的暴戾氛圍中,人們的情緒很容易被挑動,因此難以溫柔之心覺察到他人的需求,更難放下自認該享有的權益施予別人,而另一方則認為讓座是義務,你讓了也只是剛好而已,不讓就會重重情勒一番。於是,博愛座讓不讓就成了台灣社會世代衝突的一個縮影。
衛福部要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座,並擴大使用的對象,然而改名就能解決社會結構和長期累積的集體情緒問題嗎?法律只是道德的最底線,修法固然重要,透過教育修心修德,回復台灣社會的良善與體恤,恐怕才是更核心的基礎工程,該檢討的是人心問題而不是椅子問題。畢竟,會讓座的人,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心存美善的人,每個讓座的人都值得感恩。(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