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中時-綜合報導

2018-09-26・中時-綜合報導
銀行自保 砸上億元買黑名單

反洗錢新商機 肥了國際掮客

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11月來台評鑑,金融機構如臨大敵,不過因主管機關沒提供官方版黑名單,就怕誤踩地雷,只好各憑本事採買黑名單,一份不夠,乾脆多買幾份,購入成本加上維護費用,每家上百萬跑不掉,全體金融機構光買黑名單,已逾上億元。

 國內較具規模的金融機構,多與國際反洗錢資料庫合作,開發各自的反洗錢查詢系統,至於券商、票券業者、農漁會、信合社等,因為規模小,建置系統並不划算,則可透過集保的洗錢防制查詢系統,查詢管制名單。

 對於有外銀以洗錢防制為由,直接拒絕立委等政治人物開戶,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再重申「洗錢防制不可以身分來直接拒絕」,銀行不能不做調查就直接拒絕往來,這不合乎「在合乎風險控管之下」前提。

 目前市場上公認較具公信力名單,以路透、道瓊、Bridge R.Insight為主,但國際情勢變化快,許多政治人物隨時被列名,深怕百密一疏。

 業者分析,國銀國際化程度不夠,很難判斷黑名單效力,除了商界人士及經濟罪犯,最多的屬政治人物,但這部分,不管是金管會或洗錢辦公室都視為燙手山芋,只是為了避免被金管會說反洗錢不力,還是得花錢消災。

 「就是悶頭狂買!」金控業者說,一旦被APG查到是洗錢共犯,就此被打成黑五類,所以寧可錯殺一百、不能放過一個。

 費用方面,業者透露,一份黑名單要價就是10萬、20萬美元,而且不讓殺價,大型金控至少買4、5家,小業者也會買個2、3家,這還不包括定期更新的費用,因而估計國內金融機構光是買黑名單,總支出已經破億。

 有趣的是,反洗錢成為商機,許多國際掮客也樂得兜售名單,「只要想買,根本不擔心買不到」,黑名單滿天飛,價碼也很亂,銀行業者坦言,除了問同業意見,多數心態就是「有買有保庇」,以因應金管會的要求。

(中國時報/黃琮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