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中時-綜合報導

2020-02-11・中時-綜合報導
黃培彥 宜蘭高中管樂社最強後盾

學成歸國回饋母校 看著學弟妹們成長 眼中閃著光芒

黃培彥,宜蘭高中管樂社指導老師,採訪當天穿著素色襯衫,面對鏡頭直喊尷尬、緊張;2年前毅然離開美國、甚至其他六都高薪工作的留美音樂高材生,回到宜蘭高中擔任管樂社團指揮、陪著每一個學生成長,原因很單純,就是學音樂的人也有社會責任。

「10年的時間不在宜蘭,回來看到這音樂生態已經慢慢萎縮。」黃培彥從母校宜蘭高中畢業後,前往嘉義大學就讀音樂系,畢業後自覺不足,再到美國麻州劍橋朗基音樂院就讀現代音樂系。完成研究所學業回到台灣後,在台南大學音樂系爵士樂團當講師,接著重回母校,兼任宜蘭高中社團指導老師。

談起偌大的人生轉變,他語氣相當堅定,絲毫沒有懷疑。直言當年在唸書的時候,宜蘭很支持管樂,但現在政府補助越來越少,「我們學音樂的人其實也有社會責任,最基本的就是要回來基層推廣。」但對現實,黃培彥其實也很無奈,因為當音樂從業者都只顧著賺錢的時候,音樂的生態只會越來越差,連帶影響的就是工作機會越來越少,這很容易讓學生不再以從事音樂為志向「會越來越不喜歡練習音樂!」。

「某些時候,我們會比學校老師更貼近學生。」黃培彥解釋,學校的音樂教育常常是1個老師面對2、30,有時甚至40名學生,但真正的音樂教育,一對一或一對二「會比一般學校老師,更能照顧學生,給他們正確的心態,從練習音樂中帶給學生很多想法,給予他們人生的幫助」。當學生對音樂的心態正確,風氣就會興盛,不管是學習的人、聆聽的人,都會變多。

談起學生,黃培彥的眼中閃著光芒。依照過去與學生接觸的經驗,「他們很多話是不跟導師說的,這些學生在上樂器課時,反而是壓力的出口。」他解釋,現在的教育,讓孩子上了高中,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學習音樂,特別是這種個別指導的老師,常常是陪著孩子找尋自我的重要推手,「有時候我們只是個傾聽者」選擇回來宜蘭,回到宜蘭高中,黃培彥認為校訓「全校一家」雖然聽起來很八股,但自己對學校、對社團有感情,覺得必須要回來擔起傳承的責任,特別是宜中管樂社的學長學弟間的連結很強,就是個情同一家的大家庭。

2019年9月初黃培彥從前任指揮手上接下了重擔,曾經是近百人大社團的宜中管樂社,一度萎縮到僅剩8人的窘境,但在學生用心號召下,總算將各聲部湊齊至29人。在面對接踵而至的宜蘭縣各級學校音樂競賽,黃培彥帶著學生們在假日加練,甚至自費請來各聲部的優秀教師,盡全力帶著學弟妹們成長。

縣賽成績公布當天,黃培彥緊張的情緒不時流露「畢竟是高三的學弟妹們找我進來的,如果不能帶他們去全國賽,我會覺得對他們非常不好意思」,所幸,宜中管樂社順利再次進入全國賽。「恭喜大家,我們禮拜天再好好聊」,黃培彥在向學弟妹們道賀後隨即趕往台南授課,離去前也對自己小小的成就振臂了一下。

是音樂人的浪漫,黃培彥說,「當宜中真的成為了你的後盾,有能力的時候,你就要成為這後盾,好好延續下去」,期望能從自己開始,找尋散落在全台各角落的宜中管樂人,一起站在學弟妹身後、做他們最強的後盾。

(中國時報/杜宜諳)

更多精彩FUN映室…


擊劍甜心磨7年 從懷疑人生變鈍劍一姐
星兒找到自己 啟動自閉症翻譯機
深埋地底300年 西班牙教堂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