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Array

2024-04-24・Array
社評/蕭茲訪華 梅克爾路線再現

 德國總理蕭茲結束3天訪華行程,相較9個月前旋風式的訪問,這次他不但去重慶、上海參觀德國企業在大陸的工廠,還前往北京與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顯示對此行的重視。德國媒體解讀蕭茲有意重回前總理梅克爾路線。但是,中美競爭加劇及俄烏戰爭影響,西方社會對北京態度丕變,加上蕭茲執政聯盟內部意見不合,蕭茲能否獨排眾議,效法梅克爾堅持獨立自主的對中路線,還有待觀察。

經濟走跌避談去風險

 習近平與蕭茲會面時反駁歐洲「去風險」的說法,強調「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蕭茲回應德國願意和中方加強兩國關係,深化在各領域的對話和合作,不贊同對立對抗,也反對保護主義並支持自由貿易。從兩人談話看出,經濟是蕭茲此行最大的重點,德國關於「去風險」的政策將告一段落。

 大國競爭格局下,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的圍堵,並要求盟友選邊,甚至希望盟友同步對中國「脫鉤」。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藉由指責中國對俄國進行外交與經濟上的支持,加大對中國的輿論攻勢。在這種氛圍下,德國於2023年7月發布首份「中國戰略報告」,認為中國在德中關係中扮演了「合作夥伴」、「競爭者」、「體制性對手」等不同的複雜角色。報告指出,近年中國的諸多作為,包含人權問題、中俄關係、區域霸權、經濟脅迫等作為,愈發凸出其對歐美民主國家「體制性對手」角色。但是德國無意與中國「脫鉤」,而是要在經濟上「去風險」和「減少依賴」。

 但從蕭茲在中國訪問的發言可知,他基本上已不再強調「去風險」,而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與公平競爭,對一些敏感的政治議題也著墨不多。這無異宣告德國對中國戰略的重大調整,就是重新認定中國做為「合作夥伴」的重要地位。

 政策轉變的背後來自強大的經濟因素。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2023年全年GDP成長率為負0.3%,遠低於預期的1.8%。今年也不樂觀,德國央行預估只有0.4%,居七大工業國之末。這幾年因制裁俄羅斯影響,能源價格大漲,大量企業不堪成本暴增紛紛出走,在野黨批評政府無能造成德國的「去工業化」。難看的經濟數據,讓執政聯盟岌岌可危,蕭茲領導的內閣支持率已經降到僅剩15%。

對中依存度有增無減

 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今年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和德國地方選舉,民調支持率超過30%,這也引起企業的擔憂。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調查顯示,約68%的德國管理階層擔心,如果極右翼勢力增強,德國對外國勞工的吸引力恐會降低,無法解決缺工問題。

 製造乏力、投資不足、政局不安,更凸顯德國與中國經濟依存的重要性。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2531億歐元,中國大陸連續第8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經濟研究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德國經濟的現在與未來,都將依賴中國。對於來自中國的原料及藥品的基本成分,依賴度亦有增無減,都讓德國的去風險化難以持續。

 德國依賴中國市場頗深,去年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104億歐元。特別是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都在中國有重大投資,力圖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德國汽車業就表示,德國有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依賴中國市場所創造的收入;在技術上,德國也開始依賴中國,其中包括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

 梅克爾剛上任時曾在中國領導人面前高談人權,後來意識到人權議題的敏感性,加上德國的GDP已被中國超越,因而開始調整對中戰略,在價值觀與經濟利益之間求取平衡,愈來愈少對北京提起人權、西藏、香港等內政問題。

 蕭茲上任時曾放棄梅克爾路線,改採較強硬的對華政策;此刻面臨經濟壓力,改善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比價值議題更重要,回到梅克爾路線也就在所難免。(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