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近3件大事:議會選舉結果出爐、七大工業國集團領袖在義大利舉行峰會、歐盟公布從7月4日開始對大陸生產純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3件大事都凸顯歐洲大國與歐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戰與內部危機。
貿易保護 歐盟傷害更大
歐洲議會改選結果,極右翼席次明顯增加,但中右派歐洲人民黨仍有微幅成長,加上幾個親歐政黨結盟,在720席中應可過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連任機率大增。歐盟各國極右翼的外交立場未必一致,但在反傾銷、反移民、反環保等反全球化議題上頗為接近。
歐盟選擇在經濟上回應右派的呼籲,因而對中國大陸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稅率分別為:比亞迪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38.1%;若再加上原本的關稅10%,有的電動車品牌將直逼48%。這是繼美國對陸製電動車徵收100%關稅之後,又一大經濟體對中國大陸電動車祭出高關稅。
歐盟提高陸製電動車關稅,意味追隨美國走上貿易保護主義之路,經濟全球化受到進一步的挑戰,全球經濟將更加充滿不確定因素,這樣的發展對歐盟是短多長空,恐怕未必有利。
大陸對歐盟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強烈反對,也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勸阻一意孤行,表達不滿之意。歐盟雖稱目前只是「暫時認定」,雙方還有討論空間,如果7月4日前中方能與歐盟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也可能不會實施。但時間極為短促,以當前的政治氣氛達成和解的可能性不高,中方可能祭出報復,雙邊的貿易摩擦可能升級,甚至走上貿易大戰。
貿易戰沒有贏家,貿易戰一旦開打,歐盟的損失更為嚴重。首當其衝的是德國汽車業,因為中國市場不但占德國汽車出口3成,許多德國汽車廠商也在中國生產回銷歐洲。目前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每4輛就有1輛來自中國,但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品牌,大陸品牌比亞迪的市占率不到5%。如果中方採取相對報復措施, 歐洲企業的傷害將遠大於中國大陸。
大陸車企生產效能的優異表現,懲罰性關稅影響大陸車企獲利有限,也無法阻止歐洲消費者繼續購買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反而讓歐洲消費者承擔數十億歐元關稅轉嫁的後果,也影響歐盟減碳的腳步。比亞迪早已在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布局,以規避高額關稅,歐盟未必收得到大陸電動車的關稅,反而可能加劇歐盟內部分歧。
內憂外患 西方政治地震
歐盟步上美國後塵,選擇關上大門,建起高牆,走向貿易保護主義,而非投入研發、提高效率、強化競爭力等公平開放的政策選擇,從長遠看,並非明智之舉。歐盟終非美國,在金融霸權、軍事霸權遠遠不及美國。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歐洲經濟是建立在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中國大陸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依賴這三大基礎之上。
俄烏爆發戰爭後,歐盟為制裁俄羅斯而停止俄國能源進口,歐盟企業生產與人民生活成本大增,以致企業出走、人心浮動;年底如果川普回歸,北約國家勢必要增加大量國防預算,因而減少社會投資。三足已去其一,恐斷其二,如果再斷絕與中國大陸的經貿正常交往,不啻是自斷生路。
1980年代G7國家GDP總額占世界一半以上,1990年代跌破50%,如今下降到30%左右。新興國家「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GDP從2000年開始快速崛起,於2021年超過G7。G7外患之餘,更面臨內憂,除義大利梅洛尼外,其餘6國領袖無不遭遇連任壓力,前途未卜。慘澹的峰會反映的是西方世界正經歷政治地震,從俄烏戰爭到中國的經濟競爭都難以應對。
艱困環境下,歐盟選擇與美國共同否定新自由主義,將對全球包括台灣在內,都造成衝擊。逆全球化浪潮下,政治干預增加,國家角色吃重,產業政策的規畫、區域整合的程度、行政效能的良窳,都將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困於雙重少數的民進黨政府,能否面對日益擴大的全球貿易衝突,實在堪慮。(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