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Array

2024-06-27・Array
社評/吹散新冷戰烏雲 重建和平信心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兩國關係新條約,重建因蘇聯崩解而不復存在的軍事同盟關係,確立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須軍事馳援的盟友義務,東北亞戰略對抗態勢急遽升高,堪稱後冷戰時代的最高點。歐亞大陸西側烏克蘭戰爭方興未艾,東側朝俄軍事同盟復活,各國深切擔憂軍事集團對抗是否復活。

重溫和平共處五原則

 正當東亞各國地緣心理壓力不斷蓄積,西方戰略、輿論圈不斷散播中、俄、伊、朝的所謂「四國軸心」,意圖挑戰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之際,大陸官媒宣布,習近平將於6月28日「和平共處五原則」發布70周年當天,發表外交理念和政策重要談話。

 世局激變的憂患意識已吹向大陸各層級,習近平在軍方高層會議警示「世情、國情、黨情、軍情都在發生複雜深刻變化」,大陸高調重溫中共當年號召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制度國家之間和平共處,所提出的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習近平此舉蘊含著哪些可反映大陸當前戰略判斷的現實意義,尤引矚目。

 和平共處五原則發表於70年前,最初僅針對中印、中緬關係。真正獲得多國背書,在國際社會形成廣泛影響,是1955年的印尼萬隆會議。這場會議共20多個亞非新興國家參加,周恩來在會上大放異彩,開啟二戰後去殖民化的不同制度國家共聚一堂,反對被裹脅加入美蘇集團對抗的路徑,鋪墊出第三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先聲。

 萬隆會議上的新興民族國家,包括印度、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伊朗、泰國等,如今都不再貧弱,都成為區域政經要角,中國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諷刺的是,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因烏克蘭戰爭而瀕臨冷戰覆轍,曾被馬克宏形容「腦死」的北約組織活了過來,西方集體目標更從讓俄軍在戰場上贏不了,上升到讓普丁軍、經、政全盤皆輸。

 更有甚者,西方保守派策士還伺機渲染中國、俄羅斯、伊朗加上北韓的「專制軸心論」,誇大這四國間的利益綁定,合理化西方從歐亞大陸東西兩側和南方圍堵四國的戰略布局,欲將其催熟成一個「自我實現的聯盟」。

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了反擊西方這套日漸流行的理論,中國大陸高倡維護不同體制、不同文明國家間的共存共榮的精神尤為必要。雖然中國與俄羅斯、北韓有著深厚複雜的歷史淵源和地緣聯繫,但中國極不願被冷戰式的結盟關係綁架,不願無條件替其他國家的利益和行動背書,尤其反對各種型態的核恫嚇。

 俄朝新條約簽成後,大陸外交部不做臧否,展現「保持距離、審慎待之」的態度。還在普丁抵達平壤同日,與韓國舉行首場外交暨安全領域的「2+2」副部長級會談,隱含對沖意涵。

 陸方雖未派員參加6月中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危機和平峰會,卻持續和基輔保持單獨溝通。會後澤倫斯基更親自澄清,烏克蘭「從未把中國當敵人」,希望爭取北京的斡旋支持;大陸很快接待了歐盟內挺烏最力的東歐大國波蘭的總統杜達訪京,希望藉此向西方世界展現善意,並緩解與歐盟日益緊張的經貿關係。

 大陸一貫不將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並提,但眾人皆知,台海和與戰的關鍵在大陸能否避免掉入「新冷戰」對抗框架陷阱,近來大陸官媒釋放「不要在美國誘陷下攻台」的信號,值得台灣各界重視。

 台灣多數民意珍視和平,願與大陸在各自生活和社會制度下和平共存,重啟交往。大陸也高舉著「和平共處五原則」,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之際,台灣早已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一員,且動向足以牽動全球新冷戰烏雲的消長,應不失時機地做出回應,重建兩岸和亞太區域對和平的信心。(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