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強化「兩國論」定位,對中更強硬的川普勝選可能性不小,危機四伏的台海情勢下,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重申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象徵未來5到10年和統路線不變,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台海注入確定性。不過,三中全會對大陸對台政策的啟示,應不止於此。
官方不通 民間更應交流
三中全會之所以重要,在於「改革開放」。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此後中央權力下放地方、政府權力下放市場,譜寫大陸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奇蹟。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論述,本屆三中全延續上述主題,就完善市場經濟提出進一步改革措施。
政府是「看得見的手」,市場是「看不見的手」,調整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中共改革開放的重心。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意味中共高層意識到,單靠政府計畫、管制,難以獲得經濟健康發展與財富持續積累,只有發展市場經濟,企業平等參與競爭,經濟才有動力、社會才有活力、國家才會強大,政府則扮演完善法治、促進社會公正、保障企業和人民權益等角色。
上述道理,放諸兩岸關係亦然。1949年以來,官方和民間構成兩岸關係發展的「兩隻手」。毛蔣時期,兩岸敵意高築,但民間仍有人千方百計透過第三地來往,書籍、音樂等文化產品也能透過地下管道相互影響。到了1980年代,兩岸冰山終於被一次次民間交流行動融解,包括民進黨前身黨外人士的參與;1990年代後,台商西進蔚然成風,兩岸交流蓬勃發展;2008至2016年,兩岸建立政治互信,大交流、大合作盛況空前。
兩岸問題本質是政治,但每當兩岸關係陷入困局,突破的力量都來自民間,同時,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也源於民間;反過來,一旦民間關係惡化,政治對抗必然激烈。以2016年民進黨執政的8年多為例,直至新冠疫情前,兩岸還保持大規模、雙向民間交流,雖然官方協商中斷、政治摩擦頻發,但整體尚能保持穩定。
轉捩點出現在2020年,疫情導致兩岸民間「斷流」,陸客清零、陸生歸零,大陸「仇台武統」高漲,台灣「反中抗中」濃烈,兩岸關係跌至谷底。好在大陸網路經濟、社群軟體於疫情期間逆勢起飛,抖音、B站、小紅書「佔領」了台灣人,尤其是新世代生活,繞過兩岸之間由傳統媒體、政治人物構築的認知壁壘,對大陸社會刮目相看。去年疫情解封後,儘管兩岸當局依舊不睦,但台灣民眾登陸絡繹不絕,民間聯結仍能發揮維穩避戰的功能。
轉向親中 東南亞可借鑑
類似腳本,近年在東南亞悄然上演。東南亞長期親美、對中國心存疑慮,但過去10年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及中國-東協自貿市場的深化,陸資、陸企及電商、手機、軟體在東南亞大量普及,民眾對大陸的態度開始轉負為正,民調顯示,東南亞民眾對中國好感度已超越美國。這說明市場和民間的力量,不知不覺中塑造了民眾對大陸的正面認知。
台灣出於政治因素,對大陸資本、商品設下重重障礙,服貿、貨貿擱置至今。大陸當然想「入島」,但希望「政治先行」,只願意和有共同政治基礎的政黨交往,在共同政治基礎上發展經貿和民間交流。大陸不願意和民進黨交往,成為民進黨操控選民「反中」的利器,民進黨不在乎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愈糟,民進黨愈容易操控「反中」,形成惡性螺旋,長此以往,將是兩岸中國人的悲劇。
順勢思考,三中全會「開放」的精神,恰恰是對台應有的新思維:讓民間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官方的作用。那麼就不必拘泥民進黨政府的單邊言行,大膽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例如,從「討價還價式」的兩岸觀光拉鋸中走出,恢復疫情前行之有效的大陸團客、自由行赴台手續申辦,並有序恢復陸生赴台申請。
陸客、陸生能否恢復來台,是兩岸民間雙向交流的重要指標,也是外界觀察大陸和統信心與定力的「活指標」。兩岸關係人民力量沛然莫之能禦,只要大陸動起來,民進黨擋不住、也不敢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