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Array

2024-10-04・Array
社評/以擴大交流降低大陸厭台情緒

 賴清德總統對兩岸關係的談話愈來愈強硬,在台灣內部引起很大的爭議,但北京反應還算理性,除在國際社會針對台獨問題做出明確的立場表態,並未掀起太多的波瀾,賴清德連續出拳就像打在棉花上。

大陸推首遊族利多

 賴總統上周出席活動時表示,台灣絕不簽署和平協議,而要積極備戰,和平要靠實力,而不是一張紙。此話一出,眾人茫然,兩岸和平協議是中共總書記江澤民1995年所提出,習近平任內從未要求談判和平協議,美國更沒有要求台灣上談判桌,國民黨現在連提都不提。賴清德突兀的表態,是想說什麼?

 所謂兩岸和平協議,代表兩岸現狀是內戰的遺緒,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的內部關係。賴清德主張兩岸互不隸屬,自然不要「和平協議」,而想要「和平條約」,他知道大陸不可能接受,因而積極「備戰」。果不其然,隨後賴清德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宣示成立40萬可恃民力的目標,以備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卻引起民間的擔憂與恐慌,內政部長劉世芳出面否認「40萬民兵說」,彰顯賴政府政策與民眾想望脫節的事實。

 大陸開放福建居民到金門、馬祖旅遊,釋放了善意。我方不但沒有相對表現善意,反而在行政程序上對陸客提高門檻。不只是辜負對岸美意,也讓金馬地區觀光停滯不前。6月開始的「禁團令」未能阻擋台灣人民赴陸旅遊的興致,許多旅行社用地下出團、化整為零的方式繼續提供服務。但地下團多少在安全與保障上受到影響;大陸客不能來,國旅同樣難以振興。政府持續用政治掐住旅遊業者的脖子,讓業者叫苦連天。

 礙於台灣遲遲不肯解除「禁團令」,大陸對於開放團客赴台也未見進展。但大陸還是希望兩岸交流往正常有序方向發展,並未停止單邊開放的政策。9月30日大陸推出吸引「首遊族」政策,文旅部宣布持首次辦理台胞證的民眾,1年內可免門票暢遊大陸1256個景區。大陸文旅部副部長張政表示,希望大陸居民能夠早日赴台旅遊。對於大陸一連串的表態,我方反應顯得被動。

 除了旅遊外,大陸對台灣也出現所謂「金門模式」的新治理手段,即繞過中央部會直接與地方首長或民意代表接觸,以處理兩岸民間爭端與經貿障礙。這會使得中央政府產生資訊盲區,並夾在民意壓力與政策指令之間,進退失據。

一味備戰虛耗國力

 賴政府兩岸政策僵固,根本原因在於意識形態治國,這已經不是用有色眼鏡看世界,而是關起門來不管世界發生多大的變化。中東局勢不斷升高,美國被迫加派航母與部隊馳援,今年夏天以來已是第二次部署兩艘航母在中東,將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因此加強與北京在外交與軍事上的聯繫,希望在戰略上做好風險管控,避免擦槍走火,台灣可能因而流失籌碼。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甚至到明年宣誓就職以前,執政團隊的對中政策不會明朗,賴政府選擇強硬保守路線以拖待變。只見賴清德一心備戰,口口聲聲以實力換取和平,卻無任何政治和平方案,也拒絕一切兩岸溝通的可能,對於民間交流更多所掣肘,儼然一意求戰。這種不能團結內部、累積實力,又任由敵意上升的拖延,只是虛耗國力,錯失機會。

 美國一些政客也看準賴清德只有軍事沒有政治的兩岸盲點,在語言上挑撥兩岸關係,在軍事上大賣武器。之前,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要求台灣國防預算要到GDP的5%;川普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更喊出要台灣10%的GDP用於軍事投資。台灣與對岸進行軍備競賽,最後只會落得人窮財盡、民生凋敝。

 外部世界有變也有不變,不變的是北京實現國家統一的意志,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戰略定力。賴政府為堅持互不隸屬的兩國論,不惜以台海和平與兩岸人民情感為代價,民意不會認同。為兩岸人民福祉計,在兩岸政治解凍前,鼓勵民間團體與對岸溝通,促成團客與自由行觀光、學位生就學等全面開放,以擴大交流降低大陸社會厭台情緒,為台灣爭取時間與空間,才是唯一的出路。(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