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旺報-綜合報導

2019-05-23・旺報-綜合報導
陸時空膠囊 雄安新區挖出正史

南陽遺址最重要 已確立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

繼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後,大陸在河北省設立的北京雄安新區,自然被視為經貿重鎮,但事實上亦屬考古重鎮,包括南陽遺址、梁莊遺址、留村遺址、晾馬台遺址等,不僅遺址眾多,且分布廣泛、歷史跨度久遠。其中位於容城縣晾馬台鎮南陽村村南的南陽遺址尤其重要,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雄安新區的南陽遺址最為重要。 (取自新浪微博@雄安新區指南)
▲位於雄安新區的南陽遺址最為重要。
(取自新浪微博@雄安新區指南)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表示,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大陸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紛紛赴雄安新區南陽遺址,現場指導考古發掘工作。遺址內所發現戰國、兩漢、魏晉北朝、隋唐、宋金等各時期文化遺存,已確立南陽遺址由戰國至宋金各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序列。

釐清戰國城址布局

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將持續深入展開,南陽遺址內戰國時期城址勘察與試掘工作,確認戰國時期城址城牆走向,城址的年代、性質、平面分布範圍,以及其與漢代城址的位置關係。
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也將按照城市考古思路、方式,針對戰國與漢代城址內的道路、城壕、城門及建築遺存進行詳細勘察、發掘,釐清戰國與漢代城址布局結構;進而根據現有線索,探明城外同時期墓地的位置及規模。


除此之外,晾馬台遺址調查發現的龍山、先商、晚商、西周時期文化遺存也頗為重要,不僅雄安新區考古學文化的空白得以填補,也讓雄安新區千年悠久歷史的考古文化,整體發展脈絡益發明晰。

出土物具燕國風格

被列入大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容城南陽遺址,為春秋戰國時期遺址,位於容城縣城東14里的南陽村村南200公尺處,遺址的東、南、西三面有故河道。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800公尺,南北寬700公尺,面積56萬平方公尺。
1981年春節,容城縣文化局的孫繼安等在晾馬台鄉進行考古調查時,於南陽村附近發現數處較大的古代遺址,並徵集與清理出銅器、陶器及骨器等文物40餘件,其中一些文物上有銘文與陶文,後經查閱相關歷史文獻,南陽遺址的出土文物、文字具明顯的燕國風格。
現階段聯合考古隊在南陽遺址進行的考古工作,已取得重要發現,確定南陽遺址東南、西南角城垣、南城垣、北城垣局部,以及西部大型夯土區與陶業作坊區,南城垣長700餘公尺。新發現南陽遺址周邊10處同時期文化遺存,形成以南陽遺址為中心、面積約18平方公里的東周、漢代遺址群。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