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型不是現代愛美人士的專利,近年大陸考古專家在吉林後套木嘎遺址陸續發現整型頭骨,最早的距今約12000年,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整型頭骨。專家認為,此發現有助於了解顱骨改造在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的起源及分布情況。該研究於6月25日發表在人類學期刊《美國體質人類學雜誌》上。
2011年至2015年,吉林大學考古團隊在吉林省大安市的後套木嘎遺址進行發掘。在後續研究中,他們發現了11例經過人工變形的顱骨,顱骨被人為拉長,前後頭部被壓扁。
多在1歲重塑頭部
這11例人工變形的顱骨,死亡年齡在3至40歲之間,最早的頭骨距今約有12000年歷史,最晚的距今約5000年,兩者跨度達7000年之久,是新石器時代在同一個地點延續時間最長的顱骨人工變形文化。
澎湃新聞8日報導,主持研究的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張全超認為,「這次發掘的變形頭顱有面積很大的額頭,這樣會增加面貌的威儀。可能在古代人類中具有美感,體現權威。」
該報導引述《科學新聞》網站指出,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工變形人類顱骨在吉林後套木嘎遺址被發現,有助於了解顱骨改造在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的起源及分布情況。
人類的頭骨在出生時並不完全定型,因顱骨結合不緊所形成的顱骨間隙通常在一歲至一歲半前後閉合。在此之前,顱骨的形狀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改變,例如,使用硬木板固定頭部的方式可重塑尚未定型的顱骨。
可能象徵社會地位
人為改造顱骨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背後動機尚未有定論,在西亞、澳洲東南部、東亞和美洲等地區都曾發掘出經過人工塑形的人類頭骨。中國也曾有「嬰兒初生,枕以硬枕,枕實以豆,務平其後腦骨,以硬起欠美觀,習俗然也。」、「國朝舊俗,兒生數日,置臥具,令兒仰寢其中,久而腦骨自平,頭刑似扁,斯乃習而自然。」等記載。
有觀點認為,顱骨變形可能是社會地位的象徵,遺址中的顱骨變形現象出現在具有高社會地位的個體以及特定家庭中。例如,其中一個顱骨經過人工變形的個體周圍,埋葬大量陶器和其他手工藝品,顯示其來自富裕家庭。另一個顱骨瘦長的女性個體身上則放置了許多貝殼裝飾物,或許代表著她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俄羅斯科學院考古學家瑪麗亞·梅德尼科娃認為,這一來自中國的顱骨變形報告描繪了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在歐洲、中亞之外擴大了目前已知的古代顱骨變形分布情況。
不過,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德州A&M大學博士王謙表示,目前斷定人工變形人類顱骨最早出現在東亞,並從東亞向外傳播還為時過早。(記者王曉鈴)
小靈通-後套木嘎遺址
位於大陸吉林省大安市新荒鄉永和屯,歷史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於1957年大安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後套木嘎遺址的發掘,對於構建和完善嫩江流域漢以前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序列,區域內漢以前考古學文化的譜系、生業、人群及環境的綜合研究,以及松嫩平原西部極易遭受自然和人為破壞的沙坨型遺址的保護問題,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