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旺報-綜合報導

2019-07-10・旺報-綜合報導
良渚水利龐大複雜 展先民智慧

最新考古發現 成為申遺亮點

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申遺成功,成為大陸第37處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實證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稻作農業文明發展的高度成就,包括春秋戰國時的靈渠、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以及寧夏引黃古灌區、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等灌溉遺產,今後也可望受到大陸申遺「關愛的眼神」。

專家學者指出,身為5000年前,中國長江下游一個早期國家的中心所在,良渚以其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等級分明的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徵的玉器,成為探討整個東亞地區早期國家複雜化程度的樣本。關於良渚水利系統的最新考古發現,也成為申遺文本的一大亮點。

2018年6月26日,觀眾在良渚博物院觀看出土的陶器。(新華社)
2018年6月26日,觀眾在良渚博物院觀看出土的陶器。(新華社)

具防洪灌溉運輸功能

自1936年以來,逾80年持續進行的考古工作,逐步體現出良渚遺址的文化價值。自2009年考古人員發現彭公崗公嶺水壩起,迄今諸多的證據顯示,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設之初,透過極其智慧的通盤考慮,在上、中、下游興建不同類型的水利設施,組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水利體系,具有防洪、農田灌溉和運輸等綜合功能。
2016年發現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良渚先民治理約50餘平方公里的流域,並讓王城外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區域受益。拜此一水利系統之賜,周邊土地成為稻作良田,不僅讓良渚文明繁盛近千年,也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過程中,發揮其無可取代的作用。
專家學者指出,良渚先民與水打交道的智慧,在水利工程中隨處可見。例如建造古城所需的石材、木材、竹材,來自與上游堤壩相連的深山。透過不同層級的水壩把水位抬高後,再把石材、木材、竹材等置放水裡,經翻壩的形式運下山來,再轉由附近的河網運輸到古城周邊、供築城之用。

2011年3月9日,發掘中的良渚古城遺址。(新華社)
2011年3月9日,發掘中的良渚古城遺址。(新華社)
2016年3月15日,工作人員在杭州餘杭區瓶窯鎮考古現場挖掘探溝。(新華社)
2016年3月15日,工作人員在杭州餘杭區瓶窯鎮考古現場挖掘探溝。(新華社)

中國水利史提早千年

至於在部分壩體的關鍵位置,良渚先民採用「草裹泥包」的方式堆壘加固,此一工藝類似於現代人抗洪時,運用草包或編織袋裝土築壩,不僅增加壩體抗拉強度,讓水壩不易崩塌,而且加快堆築速度。
此一水利系統與「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緊密結合,除水利科學的意義外,更讓中國水利史由現知最早的春秋戰國時期,往前提升千年。不但就工程營造、人居環境、交通運輸等方面而言意義重大;對中國的城市建設史與規畫史,也具有極高價值。如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水利系統堪稱「功不可沒」。

(記者/賴廷恆)

旺報觀點─世界最早水壩 良渚補白古文明

比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早上1000年,並讓都江堰「世界迄今僅存、嘆為觀止的生態工程」之說因而改寫,開啟中國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篇章;良渚古城遺址得以申遺成功,2016年發現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絕對居功厥偉,值得好好地記上一筆!
從古至今,人類的生存發展始終離不開水。氣候變化、人口遷徙、宗教信仰、科技革新,往往也都體現在水的利用與管理方面,並成為各類文化遺產中最搶眼的「亮點」之一。不論大陸或國際間的水利工程,歷來體顯出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更是頻頻受到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青睞。
在大陸的世界遺產項目中,都江堰、大運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等,涵蓋不同時期、地區的治水經驗。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的水利系統,不僅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距今約4700至5100年;最重要的是,證實華夏文明擁有同一時期,堪比埃及、兩河文明的水利系統。
「自然資源的利用」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申報的主題,記錄不同時期「科技發展」的遺產,仍有許多空白有待填補,也讓兼有兩者的水利系統尤其吃香。在良渚古城申遺成功後,諸如春秋戰國時的靈渠、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以及寧夏引黃古灌區、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等灌溉遺產,未來也都同樣值得賦予更多的關注。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