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水中國寶」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再傳捷報,成功孵化出子二代幼魚13.3萬尾,數量創下歷史新紀錄。2009年出生的首批子二代中華鱘,目前亦已接近性成熟,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即將適時啟動,子三代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研究工作。
中生代三疊紀、2億3000萬年前存活至今的中華鱘,為中國特有珍稀洄游魚類,也是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向來有「活化石」美譽。長江中、上游建水壩後,讓中華鱘失去洄游生育的環境、一度瀕危,2014年僅剩57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
魚二代成活率近九成
大陸唯一專門進行中華鱘研究保護的科研單位,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1980年代科研人員先利用野生中華鱘親魚,人工繁殖培育出子一代;2009年子一代再成功繁育出子二代後,等同向世人宣告「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成功」,也象徵中華鱘種群自此可在全人工環境下生存繁衍。
6日晚間中華鱘研究所完成第二批魚卵孵化,今年總共取卵41萬顆,誕生13.3萬尾二代幼魚,成活率近90%,較往年的40%至50%近乎翻倍,順利改寫紀錄之餘,也讓研究團隊備感振奮。研究團隊針對親魚營養調控等方面取得突破,營養充足尤其為中華鱘幼魚的成活機率,奠定下堅實基礎。
高級工程師、中華鱘研究所宜昌實驗站副主任張德志指出,首批中華鱘幼魚「寶寶」於10月18日孵化,平安度過垂游期、平遊期、沉底期之後,約於10月31日開口攝食。目前這批中華鱘幼魚大多體徵正常,成活率直逼九成,「這主要得益於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更加成熟。」
長江大橋「一跨過江」讓道
不僅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傳來佳音,預計2020年底貫通的湖北宜昌市伍家崗長江大橋,也專為「長江的主人」中華鱘讓道,採用「一跨過江」的方式,跨度設計數度易稿,最終長達1160公尺。因工地毗鄰中華鱘洄游產卵所在地,施工過程中特別注重綠色環保措施,試圖保留地層完整性與地下水系的純淨。
上海市長江崇明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北起八滧港,南起奚家港,既是中華鱘幼魚唯一的「幼稚園」,又是中華鱘產卵親體特有的「待產房」、「產後護理場所」。此處為中華鱘生命週期中數量最集中、棲息時間最長,順利完成各項生理調整的天然場所,卻也成為中華鱘種群最易受到傷害的場所。
有鑑於此,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即將啟動二期工程,也加強崇明汙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置設施等缺失,持續聚焦水土林、生態修復等領域。
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二期工程接續一期建設而來,目標為針對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再升級,並促進國際合作交流;除豐富、完善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功能內涵,也聚焦於推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重點工程。
(記者/賴廷恆)
小靈通 中華鱘
又名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鱣,為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000萬年前的早三疊紀,與大貓熊同樣具有高度學術研究價值,也是研究魚類、脊椎動物演化的「活化石」;且擁有重要經濟價值,與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鱘,並稱為大陸「水中國寶」。(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