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24・旺報-綜合報導
火箭衛星沖天 「中國製造」環繞全球

2019發射次數將達34次 陸航太技術大躍進

在剛剛過去的12月20日,大陸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9顆衛星送入太空。這一次不尋常的發射,只是大陸航天「超級2019」的一個小小注腳。大陸今年已實施33次航天發射,如果再算上擬在本月底擇機發射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2019年大陸航天發射次數將達34次,有望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年度航太發射次數最多的國家。

今年開始,嫦娥四號探測器便為大陸航天獻上開門紅。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月球背面,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業內專家稱:「這是嫦娥四號的一小步、人類探月的一大步」。

玉兔二號巡視器在月背行走。(新華社資料照片)
玉兔二號巡視器在月背行走。(新華社資料照片)

獲多項大獎 國際認可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嫦娥四號近期榮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團隊金獎、國際月球村協會優秀探月任務獎等大獎,這是國際同行對中國航太的認可。
與嫦娥四號探測器一同登陸月背的「玉兔二號」月球車也不甘人後。前不久,「玉兔二號」剛打破一項塵封4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翻開年曆,2019年大陸成功發射了高分七號衛星,初步構建起穩定運行的高分衛星遙感系統;還有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公開亮相,並計畫在2020年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步走;全年累計發射10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組網進入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

長征家族功不可沒

嫦娥四號、北斗衛星、高分衛星這些航天器能接連創造佳績,離不開大陸運載火箭的保駕護航。2019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繼續有出色表現,總發射次數突破300大關。這其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次數突破100次,成為大陸首個發射次數突破100次的單一系列運載火箭。
吳豔華說,值得一提的是,6月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大陸黃海海域成功實施大陸航天首次海上發射,填補了大陸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中國航天的發射任務越來越多,首次海上發射可以說是開創了一種新的發射方式。」

7月2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新華社)
7月2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新華社)

陸航天向世界開放

在大陸航天「國家隊」高歌猛進的同時,民營航太的發展勢頭也不容小覷。7月25日,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多顆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實現了大陸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零的突破。
除了「升空」,這一年,大陸航天也學會「告別」。7月19日,在軌運行1036天的「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作為大陸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見證完成了多個「第一次」: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太空特約報導」、第一堂「天地科普課」、大陸首次「太空加油」、首次太空實驗室與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
今年,大陸航天的「朋友圈」持續擴大。12月20日,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成功發射,這是大陸與巴西聯合研製的第6顆衛星。巴西科技創新與通信部部長馬科斯.彭特斯盛讚:「這一合作專案是『南南合作的成功樣本』,具有未來眼光。」
此外,大陸還在嫦娥四號任務中與德國、荷蘭、瑞典、俄羅斯、阿根廷等國開展國際合作,發布嫦娥六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並於近期宣布將高分一號、六號衛星16米解析度光學資料對全球開放共用。大陸航天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與國際同行精誠合作、共用空間技術成果。(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