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旺報-綜合報導

2020-02-13・旺報-綜合報導
延遲出貨亂象多 陸電商「罩」不住

有人順利收到口罩 卻薄如蟬翼只有一層布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實體店買口罩風險高,於是電商成為大陸民眾搶購口罩的最大管道,但是2月以來,許多民眾發現,即使在電商平台訂到口罩,延遲出貨是普遍狀況,即使出貨還要面臨訂單虛假出貨、買到假口罩等騙局。由於部分賣家鑽漏洞牟利,以及賣家承擔上游工廠與消費者的雙邊壓力,引發亂象。

《界面新聞》報導,口罩難求、亂象頻發,大陸電商平台是重災區。例如,家住上海的史女士是假口罩受害者,1月20日她在一家名為「鑫佳安醫療器械專營店」的淘寶店購入100片口罩。7天後,史女士順利收到口罩,但這批口罩卻是肉眼可見的假貨,薄如蟬翼的口罩,僅僅只有一層布,在陽光下甚至可以透光。

賣家平台都有責任

還有一種作假方式是電商平台長時間顯示「出貨」,卻遲遲沒有更新物流資訊。近日,一款名為「海豚家」的購物APP因大量販售口罩,榮登大陸蘋果應用商店購物榜第二名,超越手機淘寶及京東、小米有品,排在拼多多之後,但不少網友爆料,該平台上的大量訂單在運輸途中被強制退款、私自扣款。

口罩消耗量大。圖為2月10日香港街頭人人戴口罩。(中新社)
口罩消耗量大。圖為2月10日香港街頭人人戴口罩。(中新社)

一位電商從業者指出,疫情爆發後,電商平台上的口罩亂象,一部分是由於有些賣家鑽漏洞牟利,另一部分則是做為管道商的賣家承擔上游工廠與消費者的壓力。上游廠商由於3倍的人力薪資成本和國家徵用,無法向管道商正常交貨;做為管道商的賣家在電商平台進行預售後,需要對下單的消費者履約,但這時上游工廠已無法順利交付或提高價格,管道商因此無法對已付款的訂單出貨。

小額糾紛多半調解

對此,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游雲庭認為,在法律上,這樣的事件屬於電商小額糾紛,很難透過申訴實現法定的3倍賠償,一般以退款為主要調解手段。但在目前情勢下,販賣假口罩、虛假出貨等其實讓消費者喪失後續交易機會,消費者有權到政府部門投訴。
而產能缺口太大仍是民眾買不到口罩的主因。數據顯示,去年大陸生產量預計53億片,若以14億人口計算,將去年全年生產的口罩分到大陸全國人民手中,平均每人一年只能得到3.8片口罩。所以,對於有戴口罩出門需求的民眾來說,現在只能尋找可靠零售管道購買正規口罩,另外,專家指出,還要合理重複利用現有口罩。

(記者/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