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旺報-綜合報導

2020-04-23・旺報-綜合報導
古代生活「牙」知道 農業社會蛀牙多

從前無口腔保健意識 游牧民族齲病率反而低

日常生活裡,牙痛實在是件折磨人的小事,不只是現代人,10萬年前的古人同樣也有齲病(即俗稱的蛀牙、蟲牙),這一顆顆曾深埋地下、穿越千年的齲齒,在考古學家眼裡,它們可都是能見微知著的寶物。近日,大陸一篇以古人齲病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內蒙古中南部先秦兩漢時期人群齲病與生業模式初探》刊發在《農業考古》上,大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早在距今10萬年前的廣西崇左智人洞Ⅱ號顱骨化石上就有齲齒的存在。

古人是如何患上齲病的?長期從事古代人骨研究及古病理學研究的大陸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朱泓介紹,遠古時期,人們沒有牙齒的保健意識,也不太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定時刷牙,古代人口腔中食物殘渣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誘發齲病的關鍵因素。

齲蝕紀錄飲食習慣

考古發掘中看似微小的齲齒,之所以被考古學家注意到,是因為牙齒是生物體中最堅硬的組織,因此最容易被保存下來,一旦被齲蝕,牙齒上會留下明顯的痕跡,而了解古人群的齲病情況也間接能夠透析當時人們的飲食狀況。
齲病的出現,和食物的攝取密切相關,而食物攝取又與人類生存環境、生存模式有著最直接的關係,朱泓介紹,透過古人群齲病現象,可以對他們的食物來源、謀生方式有進一步的認知,比如,他們是以吃植物性食物為主,還是以吃動物性食物為主;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還是以狩獵、畜牧為主。

大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發現,早在距今10萬年前的廣西崇左智人洞Ⅱ號顱骨化石上,就有齲齒的存在。(取自新浪微博@科技日報)
大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發現,早在距今10萬年前的廣西崇左智人洞Ⅱ號顱骨化石上,就有齲齒的存在。(取自新浪微博@科技日報)

發病率體現生產力

《內蒙古中南部先秦兩漢時期人群齲病與生業模式初探》作者、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員張旭說,相關考古學者運用大量的數據,證明了齲病發病率的升高與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農業的出現,以及人類食物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增加息息相關。
對大陸北方部分古代人群患齲率進行統計和比較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副教授何嘉寧曾撰文指出,大陸北方古代人群患齲率變異範圍相當大,由於農業經濟模式下,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被當作主要食物來源,因此農業經濟模式下的人群齲病發生率最高;畜牧經濟模式下的食物結構中則以肉類食物為主,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攝入不及農耕人群,因此在游牧人群中,齲病發生率偏低。

(記者/林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