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旺報-專題報導

2018-07-18・旺報-專題報導
建設美麗中國 陸生態保護暖心

祭最嚴格制度推動 新疆廣東傳護鳥感人故事

建設美麗中國,大陸動起來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呼籲,「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近日包括新疆尼勒克的公路建設因粉紅椋鳥而停工一個月,為保護廣東江門「小鳥天堂」的3萬小鳥,江湛鐵路多花上1.87億元人民幣等,均展現出上行下效,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的決心與作為。

5月18至19日,大陸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談話,據〈學習中國〉微信公眾號發文指出,習近平期盼透過建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讓全國民眾積極行動起來,「繪就青山綠水、詩意棲居的美麗中國」;並高呼「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談話中除提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外,習近平也強調「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事實上,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即已指出,應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並藉此彰顯出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取得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話語權。


▲浙江省嘉善縣幹窯鎮的新涇港河道,經過整治水清樹綠,已成為美麗的鄉村公園。(新華社)

保護生態 彰顯大國形象

時值環保政策與意識風行草偃的時刻,近日雖有新疆、廣東等地不惜斥資或透過停工方式保育鳥類,令人振奮的正面案例;17日卻也傳出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當地多家餐廳疑似販售麋鹿肉,令人遺憾的負面新聞。而上月夏至當天,久為海內外動保團體抗議的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成千上萬隻狗再度被大快朵頤。

經濟與環保 可並行不悖

再者,上月在北京舉行的「紅旗河」西部調水研討會,此一堪稱超級工程的方案流經瀾滄江、長江、黃河三大流域,穿越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不同氣候帶、自然景觀帶,對動植物生態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
不僅如此,深受霾害之苦的大陸,過去10餘年仍處於砍伐森林的高峰期,統計數字顯示,森林消失的面積排在世界第六。順帶一提,全球森林面積消失最快的國家首推馬來西亞,台灣則是其原木出口的第二大國,稱得上是「以鄰為壑」。
誠如習近平所言,生態興則文明興。昔日台灣發展過程重經濟、輕環保的經驗,或可成為大陸的負面教材,若能追求永續發展經營,而非短視近利、殺雞取卵,經濟、環保並不全然對立衝突;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即在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