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20・旺報-綜合報導
社交平台若消失 8成憂紀錄掰了

陸媒調查 近9成受訪者有2個以上帳號

網路時代,每個人在社交平台上的紀錄往往連自己都無法掌握,即便在社交平台上經歷再多人和事,當平台消失後,這些紀錄可能也隨之丟失或被洩露。為此陸媒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7.3%的受訪者有兩個以上社交平台帳號,78.4%的人擔心社交平台不再營運後,自己的使用紀錄也會跟著消失,69.1%的受訪者希望掌握自己社交平台帳號的使用紀錄。

北京一所大學學生單儀(化名)登錄註冊過的社交平台,多到連自己都數不過來,經常用的有4至5個,微博、微信這些帳號基本每天都會登錄,還有一些稍微小眾的社交平台,會根據用途專門發一些視頻、照片或看一些特定領域的內容。

發訊息 分享精彩瞬間

在天津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雷鳴(化名),工作後,使用的社交平台反而變少了,他說,上學時有好幾個常用的社交平台,經常會在上面發資訊,吃飯會發消息、朋友聚會也要發狀態,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上班後,就不太發訊息了。
據調查顯示,受訪者有兩個以上社交平台帳號的有87.3%的,至少有1個的有12.0%,完全都沒有的僅0.8%。在社交平台上主要做的事情有分享精彩瞬間占60.1%、閱讀資訊占50.7%、評論社會時事占49.2%,其他還有記錄美好生活占41.0%、發洩情緒38.6%、評論別人發布的內容34.1%、記錄生活感悟19.8%和學習打卡10.9%等。

平台收攤後 只能瀏覽

在上海做諮詢工作的魏園(化名)是一名海歸,在國外時她經常使用大陸的社交平台,拍視頻記錄學習生活,與家鄉的朋友聊天。她說,能經常和很多朋友在網上互動,距離一下子被拉近。現在回頭去看那段留學時發的內容,真是一段難忘的記憶。調查顯示,94.5%的受訪者會翻看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過的內容,其中有44.1%經常這麼做。
雷鳴說,他學生時代流行的一些社交平台,現在用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因為後來有很多新的社交平台出現,舊的就被大家漸漸忘了。單儀回憶,幾年前她喜歡的一款社交平台不再營運後,上面使用紀錄也都被鎖定,只能瀏覽不能修改。在平台停止運作前,還特別登錄,給一位好朋友留言。調查顯示,78.4%的受訪者擔心社交平台不再運作後,自己的使用紀錄會跟著消失,其中17.1%的受訪者則坦言非常擔心。

陸用戶爭選擇權 保護內容

天津上班族雷鳴有一個社交平台帳號很久沒登錄,不久前帳號被盜。剛開始他並不知道,是朋友發訊息說他留言要借錢,問是不是帳號被盜了,他才知道,趕緊向好友群發資訊,告訴大家他被盜號。雷鳴說,他發現被盜號的第一反應是害怕,非常擔心自己的資訊遭洩露。
調查顯示,在使用社交平台的顧慮方面,71.2%的受訪者擔心個人照片等隱私被洩露,56.9%的人則擔心被不實資訊誤導,52.0%煩惱使用痕跡被大數演算法記錄,37.4%的受訪者擔心被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網路暴力攻擊,15.6%的受訪者指出,過度使用社交平台會讓一些人恐懼真實生活中的社交。
雖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交平台的用戶,發自己想發布的內容,但互聯網平台往往是沒有「刪除鍵」,發布出來的內容有可能被人轉發、被人評論,所以使用者本身要有資訊安全的意識,雷鳴強調,社交平台應要給用戶選擇權,讓用戶可以自行處置自己發布的內容,比如下載存檔、複製等。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