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30・旺報-綜合報導
52年前 陸首枚核彈頭發射成功

當天鐵路停運、居民疏散 七勇士留下 距核彈頭僅160公尺

1966年10月27日當天上午9時,隨著陣地指揮員一聲令下,東風二號甲飛彈托舉著核彈頭直衝雲霄,幾分鐘後,羅布泊彈著區傳來消息──大陸首枚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

東風二號甲飛彈托舉著核彈頭直衝雲霄。(取自央視網)
東風二號甲飛彈托舉著核彈頭直衝雲霄。(取自央視網)
52年前,大陸首枚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取自新華網)
52年前,大陸首枚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取自新華網)

發射任務結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966年10月28日,東風基地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聶榮臻元帥激動地說:「我國進行的導彈核武器試驗圓滿成功了!」從第一次核爆炸到發射核彈頭,美國用了13年,前蘇聯用了六年,大陸只用了兩年。

七人留遺書 遞生死狀

52年前的10月27日,當時,為了把萬一失利的損失降到最低,蘭新鐵路停運,數百萬居民緊急疏散。當一切準備就緒,人員撤離發射陣地後,卻有七位勇士留了下來,留在了距離第一枚飛彈核武器僅僅只有160公尺的站位上。

在那個讓所有現場人員都感到緊張的時候,距離預定發射時間還有一小時,現場參試人員開始陸續撤離發射陣地。由於加注的液氧極易揮發,一旦推遲發射,就必須對液氧進行補加,以保證飛彈發射有足夠的推力。劉啟泉就是那位被留在發射陣地時刻監測並隨時準備補加液氧的關鍵人物,與他一同被留在發射陣地的還有高震亞、王世成、顏振清、張其彬、佟連捷、徐虹。

他們七人都做好了最壞打算。上陣地前,他們留下遺書,遞交「生死狀」──死就死在陣地上,埋就埋在飛彈旁。當時,顏振清的女兒剛出生,他跑回去抱了抱,還給妻子洗了幾件衣服。飛彈起飛後,控制室裡安靜極了,七個人連大氣都不敢出。彈著區傳來成功的消息後,大家都高興得哭了。他們被譽為「兩彈結合試驗的七勇士」。他們的事蹟直到40年後才被披露。

2016年4月24日,「七勇士」中的兩位王世成、顏振清的英靈回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取自軍報記者)
2016年4月24日,「七勇士」中的兩位王世成、顏振清的英靈回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取自軍報記者)
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兩位英雄骨灰安放儀式上,當年的生死兄弟劉啟泉、佟連捷、徐虹也來了。(取自軍報記者)
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兩位英雄骨灰安放儀式上,當年的生死兄弟劉啟泉、佟連捷、徐虹也來了。(取自軍報記者)

兩東風烈士 安葬陵園

徐虹試驗時立了二等功,但因為保密原因,檔案裡沒填立功緣由。退伍後,他回到鄭州一家工廠當工人,即使後來企業倒閉、生活困難,他也沒向上級提過任何要求。直到40年後的2006年,旁人通過刊登尋人啟事聯繫上他,親友們才知道,他曾參與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

2016年4月24日,「七勇士」中的兩位王世成、顏振清的英靈回到了這片他們魂牽夢繞的熱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兩位英雄骨灰安放儀式上,當年試驗的生死兄弟劉啟泉、佟連捷、徐虹也來了。這一天,是大陸設立的第一個航天日。

回想當年,當時22歲的徐虹表示,「我雖不是黨員,感謝黨對我的信任,如果犧牲了,請組織上追認我為黨員,並把我的全部津貼作為黨費交給組織!」張其彬說:「我能夠成為『七勇士』的一員,親手把核導彈送上天,感到非常驕傲,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光榮!」

52年後的今天,大陸的太空科技和國防實力已今非昔比。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