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2・旺報-專題報導

2019-10-12・旺報-專題報導
錢坑難填 台勒褲帶

去年陸客消費僅次日客 國旅難補產業鏈

陸客大減,衝擊台灣觀光業。依據交通部調查,去年來台各國旅客,日客消費最高,陸客排第二,但因陸客總數最多,且在台停留時間長,因此為台灣帶來約新台幣1369億元觀光外匯收入,遠超過日韓港澳和東南亞。觀光局為降低陸客大減帶來的衝擊,大力補助國民旅遊,旅遊業者一般認為,失去陸客的「錢坑」太大,很難補得回來。
近年來,陸客不但持續是來台最大旅客市場,人均消費力多數時間都排在各國和地區所有旅客第二,僅次於日本。但因陸客來台量體大,且停留天數長,來台總消費高於各國旅客,甚至比所有東南亞國家來台旅客花費總和更高。

少了陸客,台灣的美食收入降低,更減少宣傳。(記者李鋅銅攝)
少了陸客,台灣的美食收入降低,更減少宣傳。(記者李鋅銅攝)

日客消費力最高

依據交通部觀光局委託民間單位所做的「107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2018年日本旅客平均消費為219.35美元,消費力最高,其次是陸客的211.68美元。但因陸客來台人數多且在台停留天數久,因此旅遊業估算陸客2018年在台總花費約新台幣1369億元,日本約777億元,整個東南亞約725億元。一旦陸客在台消費消失,日本或東南亞都無法彌補。
陸客不來台旅遊,台灣究竟會有多大損失?台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說,若以一名陸客來台旅遊一趟和國人在國內旅遊比較,一名陸客來台一趟平均花費1545美元(約台幣48440元),國人在國內旅遊一趟平均花費則是73美元(約台幣2290元)。也就是說,一名陸客不來台灣,要有21名國人各出遊1次才「補得回來」,陸客每少來100萬人次,國人就需出遊2100萬次才能將減收的觀光外匯打平。

少了陸客,日月潭也變得冷清許多。(記者李鋅銅攝)
少了陸客,日月潭也變得冷清許多。(記者李鋅銅攝)

中南部和東部損失大

從區域旅遊角度看,由於陸客在北中南東4大區塊都有50%以上人次停留,反觀其他客源市場幾乎都只待在北部,前往中部或東部的不到2%,因此9月陸客大減後,中南部和東部的損失,各國旅客很難彌補,將是影響最明顯地區。
從景點受益角度看,來台陸客有88%會去夜市,69.80%會去台北101,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去日月潭和阿里山,即使陸客最愛台灣景點排名第十的士林官邸,也有近4成會前往。陸客大減讓這些景點的收入或人流都大減,連帶周邊的消費也降低,全都是台灣的損失。
台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表示,他支持各項補助方案,但要記得幾個重要方向。(1)爭取國外巿場的重要性大於國旅市場,國外巿場的觀光收入是正向發展;補助國旅終究是花國內的稅金,是左手轉到右手的表象。(2)真正該投入的是國際行銷經費。(3)入境旅客可以為台灣帶來不只是觀光收入,而且有「產業關聯表上的向後延伸係數2.5倍」的雙乘效果(觀光相關間接經濟效益)。引進國際旅客須5天~8天的貢獻度,才可以創造出中南部、花東地區的產業,真正救濟到受害產業鏈上的每一個業者。(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