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已成為生活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然而,由於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又加之魚龍混雜的宣傳,很多人都陷入了以下三個迷思。
迷思一:養生就是食補
在「是藥三分毒」這種觀念的灌輸下,很多人都認為「藥補不如食補」。然而,養生並不是食補。古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養生就是要保護好我們的「精氣神」。因此,食補不如氣補,氣補不如神補。「氣」是「精」和「神」的一個橋梁。「養精」就是通過練氣來養;「養神」也可以通過練氣來達到。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養生就要從養氣開始。養氣要把呼吸放慢。現代人平均的呼吸時間是3.33秒,足足比古人的呼吸快了將近一倍。
深長勻細 養氣之道
呼吸放慢的總體要求就是四個字:深長勻細。均勻,就是吸進去的時間和呼出來的時長要相等。然後要細,要吸入一大片呼出一條線,慢慢地練自己的呼吸,把生命節奏放慢,這樣有助養氣。
迷思二:一切聽專家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太多不一的「養生觀點」,今天這個專家說要吃這個,明天那個專家說不能吃這個。該怎樣吃,才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呢?
細嚼慢嚥 吃八分飽
其實,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各有不同,只要掌握一些大的規則即可,歸納為以下5個字:「雜、少、慢、淡、溫」5個字。
雜:對於正常人來說日常一定要吃得雜。《黃帝內經》上講:「五畜五菜五谷。」這個「五」實際上指的就是全部,因為中醫將所有東西都分成「金木水火土」五類,所以平常什麼都要吃,吃得要雜。
少:日常吃飯要注意分量,一般七八分飽就可以了,如果吃得過多會給腸胃增加負擔。慢: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細嚼慢嚥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且有助於其與食物的充分混合,增進消化吸收。淡:吃東西要清淡,做到三「少」:少鹽,少油,少糖。溫:飲食不宜太燙,也不要太涼,減少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迷思三:養生是老年人的事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年輕人大都漠視養生之道,總認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生活無規律,飲食無節制,胡吃海喝、通宵熬夜,等到年紀大了才發現各種毛病都出來了,才開始注意養生,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實在不可取。真正的養生應該從日常做起,從青年做起,讓正確的養生觀念伴隨一生。(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