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19・旺報-綜合報導
綠能當道 陸風電邁入平價化

再生能源政策頻出 估2021市場規模逾300億人幣

大陸近年來致力於發展綠色能源,其中在風力發電的發展更是快速。據日前發布的《中國風電後市場發展報告2018》,大陸風電後市場總體容量預計2021年將突破300億(人民幣,下同)。新疆金風科技董事長助理兼市場總監侯玉菡指出,2015年後大陸再生能源政策頻出,將引導風電走向平價時代。

大陸風電產業自政府2006年頒發《可再生能源法》後,開始突飛猛進,尤其近年來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使得未來風電市場受到注目。《中國風電後市場發展報告2018》指出,大陸風電後市場總體容量在今年將達到250億元,2020年將有275億元,最快2021年就會突破300億元。

金風科技位於烏魯木齊的一處風電機組生產廠房。 (新華社資料照片)
金風科技位於烏魯木齊的一處風電機組生產廠房。(新華社資料照片)

省市不同 品質差異大

對於大陸風電產業發展快速的原因,侯玉菡分析,大陸官方2015年後推出競價上網(電網)、風火同價、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電力市場化交易等再生能源政策,逐漸引領風電市場走向平價化。
風電產業雖然發展如火如荼,但也衍生不少難題。侯玉菡指出,大陸全國遍布風電項目,但每個省的資源、區域特點不同,使得風電品質的差異性相當大。
大陸電力設備管理協會風電專委會祕書長于文革認為,雖然目前大陸風電整體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一,但仍不能忽略大規模低質量與重生產輕技術等兩大問題。
大陸全國風力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祕書長王建平指出,目前大陸風電產業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在國際的話語權較弱;在目前全球實施的30多件風電國際標準中,僅有1件是由大陸所推動的,這與大陸風電產業規模的發展不符。
侯玉菡建議,大陸風電產業進入平價時代,已經不是過去由政策與市場驅動的發展模式;因此不論是製造企業或是營運企業都要面臨轉型,更加關注在技術與市場,並要改變過去單打獨鬥的營運方式,要與各企業高度合作。

未來發展將更客製化

王建平也呼籲,大陸風電機企業、零件企業要重視國際標準的研究,參與全球風電標準的制定。
侯玉菡表示,風電產業過去有分散式、大基地以及集中式等不同的開發方式,提高了營運困難,因此需要更客製化、個性化的運作與維護方案,才能創造未來更高的營利。

國際認可中國製造

採用中國貸款、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設備及中國承包商,衣索比亞阿達瑪二期風電場成為大陸風電「走出去」,值得大書特書的第一個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項目。5月金風科技也官宣與巴西風電營運商Energimp簽署,一份為期10年的運維管理服務協議,為Energimp旗下270兆瓦風力發電場提供運維服務。
向有「非洲屋脊」之稱的衣索比亞,境內風電資源頗為豐富。之前參與衣索比亞亞吉鐵路、非盟大廈、Dangote水泥廠專案、Addis Ababa輕軌等一系列重大專案的三一集團,承接興建衣索比亞阿達瑪二期風電場的項目任務,2014年6月裝機,首台機組同年10月併網發電,2016年5月通過驗收,移交衣索比亞電力公司。
阿達瑪二期風電場由三一集團全程負責現場指導安裝、驗收、調試及品質保固期後的運維。成套的中國營運、中國設備,成為項目高效進展的保證──不僅從現場考察到開工建設僅花費40多天,即使最艱鉅的102台風機吊裝工作,也僅用25個月即併網發電。既有效讓當地電力吃緊獲得緩解,也意味著三一集團風電技術獲得北非市場認可。
大陸風電產業經過35年的發展後,持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成立於1998年,大陸最早出海的風電製造企業之一,金風科技5月宣布與巴西風電營運商Energimp簽下為期10年的協議,為270兆瓦風力發電場提供運維服務,成為金風科技進軍拉美風電市場又一里程碑。

(記者/賴廷恆、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