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落幕後,香港政壇大風吹,也將香港吹向命運的十字路口。選後建制與泛民的關係,應該像是小丑魚與海葵般,相互依存、各自增生,而非「攬炒」(一起死)。如同九局下半的兩好三壞的棒球賽局,香港未來究竟是要三振出局,抑或是如鳳凰浴火重生,可能比起選舉結果,更值得港民深思。
區選結果出爐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泛民派大幅過半取得空前勝利,也意味著重挫建制派勢力。只是在選舉一夜激情後,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已然成了眼下最關鍵問題。
無庸置疑,香港此次選舉某種程度上,牽涉了反送中及港府,乃至北京的角力,直接體現在此次區選中,則是泛民與建制派的對決廝殺;然而坦白說,香港「列車」下一站該開往哪裡,仍舊少不了建制與泛民派的合作。
平心而論,建制與泛民派雖在政見及對北京看法大相逕庭,即便此次區選相較歷屆選舉更為激烈,但雙方陣營都盼望香港未來能向著更美好的目標,相信是「殊途同歸」,這一點應該不容否認。
而在選後,兩派陣營重新修補關係之餘,自然界「共生」的例子或許也值得借鑑。形象一點來說,為了香港更美好的未來,選後的雙方關係更應該像是小丑魚與海葵,彼此「相互依存」,也不妨礙「各自增生」,一舉跳脫選舉時「攬炒」的零和競爭心態。
香港的未來涉及建制與泛民陣營角色調整外,若以棒球賽局來形容當前香港處境,歷經區選後的香港正處於九局下半兩好三壞的僵局情況;其比賽的結局究竟是三振出局,還是擊出可能扭轉戰局的致勝安打,每一位港民都難以置身事外。
希臘神話的火鳳凰在臨死之前會呼出最後一口氣,烈焰便從黯淡的羽毛下竄出,吞噬年老的身軀;而當火焰熄滅,重生的鳳凰就以雛鳥之姿出現在灰燼中。走過激情的區選後,香港能否重生、能否雨過天晴,可能比起選舉勝負,更加重要。
(記者/陳柏廷)